[发明专利]一种无溶剂环氧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171042.1 申请日: 2021-02-08
公开(公告)号: CN113025165A 公开(公告)日: 2021-06-25
发明(设计)人: 李伟华;刘睿;曹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
主分类号: C09D163/02 分类号: C09D163/02;C09D177/00;C09D167/08;C09D5/08;C09D7/61;C08G59/14;C08G59/50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颜希文
地址: 510275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溶剂 环氧重 防腐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溶剂环氧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无溶剂环氧重防腐涂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30‑60份环氧树脂、20‑30份聚酰胺树脂、5‑10份醇酸树脂、0.5‑2份分散剂、0.5‑2份消泡剂、1‑3份流平剂、1‑3份防沉剂、30‑70份填料、1‑2份流变助剂、10‑20份固化剂。本发明的无溶剂环氧重防腐涂料结合了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和醇酸树脂的优点,既具有环氧树脂成膜性能好和附着力高的特点,又具有醇酸树脂粘度高、保光性好以及聚酰胺树脂柔韧性好、耐磨、耐油、耐水、抗化学腐蚀性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溶剂环氧重防腐涂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涂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腐蚀一直是钢铁、冶金、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有数据表明,手表上的秒针每转过一圈半,世界上就有1吨的钢铁被腐蚀成渣。我国2015年因腐蚀造成的损失高达3万亿元人民币,按此测算,若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我国每年至少可减少7500~12000亿人民币的腐蚀损失。防腐涂料是当今对金属或混凝土材料最经济、最常用、最有效的防腐蚀保护手段。防腐涂料按其涂料膜层的耐腐蚀程度和使用要求,通常分为常规型和重防腐型两类。常规防腐涂料是在一般条件下,对金属等起到防腐蚀的作用,保护有色金属使用的寿命,主要有红丹防锈漆、醇酸树脂涂料等;重防腐涂料是指相对常规防腐涂料而言,能在相对苛刻腐蚀环境里应用,并具有能达到比常规防腐涂料更长保护期的一类防腐涂料,主要有环氧树脂涂料、聚氨酯涂料、氟碳涂料、氯化橡胶涂料、丙烯酸涂料、有机硅树脂涂料、无机硅酸锌等。随着我国石油行业、铁路、公路桥梁、冶金行业、电力和能源工业、机械及纺织行业、工业产品领域、汽车、船舶及集装箱等多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防腐涂料领域技术的不断革新。

全球船舶、桥梁、码头等钢材质海洋工程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各国的防腐实践证明:涂覆重防腐涂料是海洋工程最有效、经济的防腐手段。目前市场上大多重防腐涂料多为溶剂型,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厚膜涂装时存在溶剂滞留风险,同时易形成针眼和缩孔,使得水和介质离子很容易通过扩散和传递到达基底表面,产生腐蚀物质膨胀后使涂层破裂,最终致使涂层脱落,从而失去防护作用。专利201811017758.0报道了一种环氧管道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该专利主要成膜物质为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但该涂料附着力不高且反应过程需要高温;专利201710989036.0报道了一种带潮环氧防腐涂料,该涂料虽然可带潮对钢铁基材进行施工,但由于含有机溶剂,容易造成污染。

无溶剂涂料又可称活性溶剂涂料,它并不是完全不含溶剂,而是指溶剂最终成为涂膜组分,在固化成膜过程中不向大气中排放VOC。无溶剂涂料中只含有极少量的可挥发性有机溶剂,因此涂层固化以后只产生很少的缩孔和针眼,涂料的致密性有效地增加了防腐涂层的阻隔性和抗渗透能力。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无溶剂涂料受限于自身材料性质及工艺,对金属和混凝土基体的腐蚀防护作用往往不理想,个别性能突出的成本又很高,降低了涂层的性价比。现有技术报道了一种无溶剂环氧钢结构防腐涂料,但是涂料的耐酸、耐碱和耐盐雾性能并不理想。专利201710323891.8报道了一种无溶剂防腐涂料,但该涂料包含封闭底漆和面漆,且单次成膜厚度较薄,增加了施工的次数,影响了涂层的防腐效果。因此,开发海洋工程苛刻环境下高性能且环保的无溶剂防腐涂料,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附着力高、一次施工成膜、厚度高、抗化学腐蚀性好的无溶剂重防腐涂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溶剂环氧重防腐涂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30-60份环氧树脂、20-30份聚酰胺树脂、5-10份醇酸树脂、0.5-2份分散剂、0.5-2份消泡剂、1-3份流平剂、1-3份防沉剂、30-70份填料、1-2份流变助剂、10-20份固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1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