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线性能测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70556.5 | 申请日: | 2021-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0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杜江;杜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1/04 | 分类号: | G01J1/04;G01J1/18;G08C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臧建明 |
| 地址: | 215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线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机箱、承载结构、按压模块、感应模块以及信号采集器。承载结构可滑动地配置于机箱,用于承载红外线设备。按压模块配置于机箱且位于承载结构上方。感应模块配置在机箱且位于承载结构的侧边。感应模块的多个感应探头从不同角度指向红外线设备。信号采集器电性耦接感应模块。按压模块用于按压红外线设备以发射红外线,多个感应探头接收红外线并感测红外线在不同角度上的多个辐照度,信号采集器用于搜集多个感应探头的多个辐照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性能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以测试红外线传播强度 的红外线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遥控装置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家电产品或汽车中,如电视机、冷气、 暖炉、除湿机、电风扇、汽车锁与铁卷门等,通过远程遥控装置,可达到远 距操控家电产品的各种状态,诸如空调机的启动、关闭、温度调整等。
现有的遥控装置大多安装红外线发射组件作为发射端,在远程遥控使用 时,将红外线发射组件对准受控装置的红外线接收端,当红外线接收端接收 到红外线信号时,即可启动相应的指令,在实际使用下,遥控装置无法完全 对准红外线接收端,且红外线的传播距离受限于本身的信号强度。当红外线 发射组件与红外线接收端的距离过远或角度偏差过大时,红外线信号可能无 法确实传递到红外线接收端,而无法进行远程遥控。
因此,红外线遥控装置在出厂前需测试红外线信号的传播特性,并以此 改善红外线遥控装置的红外线发射强度,以符合远程遥控的需求。然而,现 有的红外线遥控器测试方式,是将单一个探头对准红外线发射组件的中心点, 仅测试红外线在直线传输下的能量衰减,红外线不同角度下的能量衰减仅能 通过直线传输的测试数据进行推估,此外现有单一个探头的红外线测试装置 无法测试非平面或光路不对称的红外线遥控装置,故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红外线性能测试装置,具有多个不同指向的感应探头, 能从不同角度接收红外线设备的红外线信号,由此获取红外线在不同角度下 的辐照度。
本发明的红外线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机箱、承载结构、按压模块、感应模 块、信号采集器以及运算单元。承载结构可滑动地配置于机箱,用于承载红 外线设备。按压模块配置于机箱且位于承载结构上方,按压模块用于按压红 外线设备以发射红外线。感应模块配置在机箱且位于承载结构的侧边。感应 模块的多个感应探头从不同角度指向红外线设备,多个感应探头接收红外线 并感测红外线在不同角度上的多个辐照度。信号采集器电性耦接感应模块, 信号采集器用于搜集多个感应探头的多个辐照度。运算单元电性耦接信号采集器,运算单元接收多个辐照度并换算为多个辐照度数值,并与不同角度上 的多个辐照度默认值相互比较,以判断红外线设备在不同角度上的辐照度是 否满足规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感应模块包括安装架,配置在机箱的顶面且呈 现为弯曲外观,多个感应探头配置于安装架且沿着水平方向朝承载结构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部分多个感应探头分别与通过红外线设备的中 心线存在夹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个感应探头中的其中一个重合于通过红外线 设备的中心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机箱的顶面具有相互平行的两滑轨,承载结构 的底面具有相互平行的两滑块,两滑块套设于两滑轨,承载结构的两滑块能 够沿着两滑轨来回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按压模块包括支撑板、多个压缸与多个下压杆, 支撑板悬空在承载结构上方,多个压缸配置在支撑板的顶面,多个下压杆分 别连接多个压缸且沿着垂直方向朝承载结构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电性耦接运算单元,用 以将多个辐照度数值传输至云端硬盘或智能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05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