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心环形软硬结合角膜接触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0001.0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7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封康;张亚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C7/04 | 分类号: | G02C7/04;G02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心 环形 软硬 结合 角膜 接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心环形软硬结合角膜接触镜,包括回转体形的硬性镜片以及设置在硬性镜片内侧的软性镜片,所述硬性镜片内侧表面曲率与患者角膜曲率一致,患者所需的屈光度设置在硬性镜片外侧表面;所述软性镜片为圆心在硬性镜片中央、同心环状排列的环形凸起阵列,环形凸起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用以填充泪液,软性镜片内侧曲率与硬性镜片内侧表面曲率一致。本发明同心环形软硬结合角膜接触镜配戴在角膜上时,软性镜片与角膜接触,提供了良好的佩戴舒适性;相邻的软性镜片环形凸起之间形成泪液环,与外侧透氧性高的硬性镜片接触并进行氧气交换,从而在舒适和透氧两个方面达到最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心环形软硬结合角膜接触镜。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角膜接触镜的使用场景越来越普遍,要求其具有良好的佩戴舒适性以及透氧性,根据角膜接触镜的材料可将其分为软性角膜接触镜和硬性角膜接触镜。软性角膜接触镜为高含水量的接触镜材料,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因而佩戴起来很舒适,没有异物感;透氧性主要通过镜片中的自由水携带氧气,由于镜片总体设计要求的限制,接触镜不能无限制的提高含水量,所以透氧性能有限,软镜虽然佩戴舒适,但长期佩戴容易造成角膜缺氧,继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角膜上皮损伤,角膜水肿,角膜新生血管等;硬性角膜接触镜具有高透氧性,且不易变形,但佩戴起来舒适度比较差,容易产生异物感,可能会引起流泪,结膜充血,尤其在儿童青少年角膜敏感性比较高的情况下,过强的异物感可能无法耐受而排斥接触镜。
美国专利US3973838A公布了一种角膜接触镜,包括回转体形的硬质材料制作的硬性镜片以及亲水材料制作并包覆在硬性镜片周边区域的软性边缘,泪液可以透过软性边缘进入由硬性镜片和软性边缘并且与眼球侧围成的腔室空隙,角膜接触镜的硬镜部分提供视觉灵敏度,软镜部分提供舒适感,但是这种设计只是提高了角膜周边软性边缘的舒适度,而对于中央区硬镜部分则没有明显改善。
专利CN108095886A公布了一种用于治疗青光眼的隐形眼镜,其整体呈现为球冠状的角膜接触镜,主要由软质层和硬质层两部分通过平面键合工艺与热压成型工艺制备而成,其中软质层位于该角膜接触镜的内层,硬质层则位于该角膜接触镜的外层。硬质层用于提供屈光矫正,软质层提供舒适感并利用眼球对其的挤压进行给药,虽然这种设计使角膜的舒适性提高,但双重镜片的厚度增加,不利于氧气供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佩戴舒适,透氧性好的同心环形软硬结合角膜接触镜。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同心环形软硬结合角膜接触镜,包括:回转体形的硬性镜片以及设置在硬性镜片内侧的软性镜片,
所述硬性镜片内侧表面曲率与患者角膜曲率一致,以达到与角膜前表面近似平行的状态,患者所需的屈光度设置在硬性镜片外侧表面,以获得理想的屈光状态,对患者视力进行矫正;
所述软性镜片为圆心在硬性镜片中央、同心环状排列的环形凸起阵列,环形凸起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用以填充泪液,形成泪液环,通过泪液环与透氧性好的硬性镜片接触实现氧气的交换;软性镜片内侧曲率与硬性镜片内侧表面曲率一致,即与患者角膜表面完全配适,提供佩戴的舒适性。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性镜片的中央厚度0.1~0.4mm,以满足不同度数、类型的患者的矫正需求。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软性镜片厚度为20~40μm,由于泪膜厚度为6~10μm,软性镜片厚度大于泪膜厚度,使停留在眼表的泪液多于带镜前,以增加氧气的溶解量;软性镜片宽度为15~30μm,环形软镜相邻环形凸起之间的间隔为30~60μm,使环形软镜的环形凸起与泪液环的宽度比例为1:2,在保证环形软镜的环形凸阵列对硬性镜片支撑的前提下,尽量增大泪液环与硬性镜片的接触面积,提高透氧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0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持聚烯烃反应器稳定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漂浮式水环境化学净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