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抛栽苗大龄秧育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69075.2 | 申请日: | 202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宋世枝;宋晓华;李慧龙;彭娟;刘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抛栽苗 大龄 育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抛栽苗大龄秧育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苗床选择;步骤二,秧盘选用;步骤三,品种选择及用种量;步骤四,播种期安排;步骤五,苗床施肥及整理;步骤六,作厢及秧盘摆铺;步骤七,泥浆铺填;步骤八,播种;步骤九,覆盖无纺布;步骤十,清沟排水;步骤十一,喷施烯效唑;步骤十二,苗床水分管理;步骤十三,抛栽秧龄及秧苗素质控制;该发明,在育秧的过程中通过适当增加播种量、促进前期分蘖以增加抛栽基本苗,以及通过中后期干旱胁迫控制秧苗营养生长,同时通过持续旱管防止钵间串根以及辅之喷施烯效唑调节控制秧苗营养生长,以有利于培育秧龄达到50天左右、叶龄达到5.5‑6.0叶,并适宜于人工抛栽的大龄秧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抛栽苗大龄秧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抛栽省时省力,节水节肥,效率高,增产潜力大。随着水稻抛植苗“泥质法”育秧技术的发明和推广应用,豫南抛秧面积迅速扩大,成为豫南冬闲田和油菜茬水稻移栽的最主要方式。但这一方法的最大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而豫南及其周边地区麦茬籼稻适宜播种期在4月中下旬,而小麦收获腾茬期在5月底至6月上旬,籼稻播种期到小麦收获腾茬期间隔时间长达45-55天,由于季节矛盾或水源集中供应不及时等原因,有20-30%的籼稻移栽甚至被推迟到6月中旬,致使抛秧技术难以在麦茬籼稻生产中应用,近400万亩、占豫南50%的麦茬水稻移栽仍然依赖人工手插秧,解决水稻长秧龄抛栽苗育秧成为豫南及其周边水稻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设计一种水稻抛栽苗大龄秧育秧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抛栽苗大龄秧育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抛栽苗大龄秧育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苗床选择;步骤二,秧盘选用;步骤三,品种选择及用种量;步骤四,播种期安排;步骤五,苗床施肥及整理;步骤六,作厢及秧盘摆铺;步骤七,泥浆铺填;步骤八,播种;步骤九,覆盖无纺布;步骤十,清沟排水;步骤十一,喷施烯效唑;步骤十二,苗床水分管理;步骤十三,抛栽秧龄及秧苗素质控制;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选择质地为粘壤土或壤质粘土、土壤肥力较高的稻田且不是沙质土壤的稻田当做作苗床,且稻田前茬作物为水稻,交通便利,有水源保证,苗床与抛栽大田面积比1:30;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选用353钵体软盘作育秧秧盘,每亩备秧盘60个;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选用生育期相对较短的水稻品种,豫南地区籼稻全生育期130-135天,种子用量比正常用量增加20-30%,即按抛栽大田每666.7㎡种子用量杂交稻种1.75-2.0公斤,常规稻种3.5-4.0公斤;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在水稻适宜播种期范围内的后期播种,豫南地区籼型水稻4月28-30日播种;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苗床冬前亩施动物粪便类有机肥100公斤,翻耕冻铧;播种前7-10天亩施45%复合肥20-25公斤,清除田间杂草,随即灌水旋耕整田,然后浸泡4-6天;播种前3-4天再带水整田,达到田平泥活田面无杂草,保持浅水层镇田3-4天待播;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铺秧盘前排除明水层;按厢宽1.4米,沟宽50cm作厢,整平厢面,将厢面泥浆刮到沟内,然后将秧盘横摆两排摆铺压实,秧盘之间不留缝隙;或不作厢,直接放线铺盘,预留厢沟80-100cm,厢沟宽度视苗床表面泥浆丰度而定,泥浆多预留少;
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秧盘铺好后及时将沟内泥浆过滤并均匀铺泼到秧盘上;泥浆浓度为含水量50-60%,手抓不起,堆不成形,泥浆内不得含有杂草或泥石块;铺泼后用条帚清扫多余泥浆,并使泥浆铺填量为钵体容积总量的85-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师范学院,未经信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9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