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岭隧道及地下水引流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68626.3 | 申请日: | 202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梁淦波;谢卓雄;庄富盛;聂玉文;李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章上晓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山岭 隧道 地下水 引流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岭隧道及地下水引流机构。Y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包括:第一引流部与第二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用于装设在路面机构内部,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在所述路面机构内部相互交叉排布,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均用于接收渗入所述路面机构内部的地下水,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均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均用于与排水侧沟相连通。上述地下水引流机构,通过在路面机构加设第一引流部与第二引流部实现了对渗入路面机构内部的地下水进行引流,使得地下水能够更加有效地排入到排水侧沟,避免地下水滞留在路面机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山岭隧道及地下水引流机构。
背景技术
山岭隧道地下水丰富,隧道采取各种综合措施进行防、排、堵、截,基本解决了隧道衬砌渗漏问题。目前,会在路面机构的两侧开设排水侧沟,即将从路面机构表面渗透到路面机构内部的地下水排入到排水侧沟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例如:路面机构内部机构、路面机构产生的局部形变)使得路面机构内的地下水不能完全排入侧沟,随着车辆的反复碾压,水流会从路面机构接缝或路面机构薄弱处涌出,形成翻浆冒水现象;从而导致隧道路面机构积水潮湿易滑、路面机构破坏等病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路面机构内的地下水无法有效排入排水侧沟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水引流机构。
一种地下水引流机构。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包括:第一引流部与第二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用于装设在路面机构内部,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在所述路面机构内部相互交叉排布,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均用于接收渗入所述路面机构内部的地下水,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均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均用于与排水侧沟相连通。
一种山岭隧道,包括所述的地下水引流机构,还包括路面机构与排水机构,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位于所述路面机构的内部,所述排水机构位于所述路面机构的两侧,所述排水机构用于接收渗入所述路面机构内部的地下水,且所述排水机构与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路面机构包括沥青混凝土层、水泥混凝土面板与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铺设在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上部,所述水泥混凝土面板铺设在所述混凝土基层的上部,所述沥青混凝土层铺设在所述水泥混凝土面板上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路面机构还包括第一管沟与第二管沟,所述第一管沟与所述第二管沟分别位于所述路面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一管沟与所述第二管沟均用于整合管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排水组与第二排水组,所述第一排水组与所述第二排水组分别位于所述路面机构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组包括第一排水部与第一污水部,所述第一排水部位于所述路面机构的其中一侧,且所述第一排水部与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一污水部的进水侧与所述沥青混凝土层用于与汽车碾压的一面位于同一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水组包括第二排水部与第二污水部,所述第二排水部位于所述路面机构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排水部与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二污水部的进水侧与所述沥青混凝土层用于与汽车碾压的一面位于同一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还包括转接件,所述第一引流部包括第一分管、第二分管,所述第二引流部包括第三分管与第四分管,所述转接件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装设端、第二装设端、第三装设端与第四装设端,当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交叉铺设时,所述第一分管与所述第一装设端相连,所述第二分管与所述第二装设端相连,所述第三分管与所述第三装设端相连,所述第四分管与所述第四装设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8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