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析油气藏原油分布的耐高温高压X-CT扫描长岩心驱替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68360.2 | 申请日: | 202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2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芬;韩丹蕾;李超凡;郭平;陈一健;汪周华;胡义升;刘煌;王烁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3/223 | 分类号: | G01N23/223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析 油气藏 原油 分布 耐高温 高压 ct 扫描 岩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油气藏原油分布的耐高温高压X‑CT扫描长岩心驱替装置,包括:X‑CT扫描仪(20)、长岩心夹持器(25)、配样注入组件、样品流体注入组件、可调式加热器(26)和气量计(41)。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了长岩心夹持器(25)外部温度和实验人员被烫伤的风险;长岩心夹持器(25)在驱替过程中,每个驱替阶段都可以进行扫描,有利于直观观察驱替过程中原油分布状况,便于分析驱替方式的驱替效果以及抑制水锥的效果,有利于为油气藏在开采过程中开采方式的开采效果提供指导,特别是对于大底水薄油环凝析气藏的长岩心模拟实验而言,该装置可以有效观察开采过程中底水侵入油环和油环侵入气顶的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析油气藏原油分布的耐高温高压X-CT扫描长岩心驱替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藏在开采过程中通常存在底水锥进、油环油侵入气顶和油气水流动特征复杂等现象。底水锥进不利于油气开采,从而导致油气采收率下降;对于凝析气藏而言,前期一般进行衰竭开采,油藏压力降低后凝析出的凝析油会形成油环,压力降低会使得油环油侵入气顶,侵入气顶的凝析油饱和度降低,导致凝析油吸附在岩石壁面而难以采出,降低原油采出程度;油气藏在开采过程中油气水流动特征复杂,无法直观分析分析油气和油水分布状况,不利于油气采收率的提高。
现有的模拟油气藏开采的长岩心驱替实验都只能观测到油气水的采出程度,不能观测到长岩心内部原油的分布状况,只能从最终油气水采出程度简单分析开采方法的开采效果,无法分析剩余油分布状况。现有的长岩心实验装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烘箱中水平或略带倾角放置长岩心夹持器,该类长岩心驱替装置能够进行高温高压实验和水平或低倾角背斜地层的模拟实验,无法进行剩余油分布分析及抑制底水锥进效果分析,同时,在进行高温高压模拟实验时,实验人员需进入烘箱进行管线转接,容易烫伤工作人员;另一类为长岩心夹持器外部装上加热套,可以进行高温高压实验和倾角较大的背斜地层模拟实验,不能进行剩余油分布分析,实验温度不容易稳定,只能在一个温度范围内波动,不适用于凝析气藏模拟实验,因为温度的不稳定容易造成长岩心夹持器内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导致凝析气藏发生反凝析现象,不利于油气开采。
专利公开号为CN2103227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长岩心注气驱替实验装置,但该专利技术方案依然无法对实验的温度和压力进行稳定的控制,无法调节实验倾斜角度,也无法观测长岩心内部原油分布,实验效果与效率不佳。
因此,如何提高模拟油气藏长岩心驱替实验的温度与压力稳定性,避免反凝析现象出现,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析油气藏原油分布的耐高温高压X-CT扫描长岩心驱替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实验的温度和压力进行稳定的控制,无法调节实验倾斜角度,也无法观测长岩心内部原油分布,实验效果与效率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分析油气藏原油分布的耐高温高压X-CT扫描长岩心驱替装置,具体包括:
X-CT扫描仪和固定设置于X-CT扫描仪传送轴的长岩心夹持器;
配样注入组件,包括连接长岩心夹持器入口端的配样器和配样器加压驱替泵,向长岩心夹持器内注入气样和油样;
样品流体注入组件,包括连接长岩心夹持器出口端的模拟油中间容器、模拟地层水中间容器、氮气中间容器、连接长岩心夹持器入口端的干气中间容器以及分别连接模拟油中间容器、模拟地层水中间容器、氮气中间容器和干气中间容器的样品流体驱替泵,向长岩心夹持器内注入样品流体;
可调式加热器,连接长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管线和入口端管线,调节长岩心夹持器内的实验温度;
气量计,连接长岩心夹持器出口端,计量经长岩心夹持器采出并分离的气体。
可选的,长岩心夹持器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8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运行评估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下一篇:一种穿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