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产品交流虚拟负载测试仪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68212.0 | 申请日: | 202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0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蒋卫军;刘竞凡;吕冬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服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54 | 分类号: | G01R31/54;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产品 交流 虚拟 负载 测试仪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产品交流虚拟负载测试仪,其特征是该测试装置包括三相双联电源转换开关、虚拟负载、三相电压电流表、三相供电输入端、三相总开关、给待测设备供电的输出端、从待测设备来的输入端组成。所述的三相供电输入端与三相空开的输入端相连,三相空开的输出端与给待测设备供电的输出端、三相电压电流表、三相双联电源转换开关相连,所述的三相双联电源转换开关与从待测设备来的输入端相连。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对多种测试功能的有效集成,极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并提高了测试操作的规范性。同时,采用虚拟负载代替常规负载,因而具有微功耗大电流的特色,不仅节约能源,还具有体积小巧、更加安全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配电产品的测试设备,尤其是一种微功耗的配电产品生产过程测试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配电产品交流虚拟负载测试仪。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产品的测试设备大都是分散配置,各台测试设备功能较为单一,测试时经常需要多人同时查看各个表头,测试现场接线较为混乱,通电测试时存在安全隐患,测试效率低下,在测试时使用电炉等当作负载,既不规范又不安全,而且耗电很大。因此迫切需要对各种测试设备进行整合,研制出一种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安全省电、体积小巧、易于移动的集成式配电产品交流虚拟负载测试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电产品交流虚拟负载测试仪,可将各种主要的测试功能有效集成,操作方便,极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并提高了测试操作的规范性,由于采用交流虚拟负载技术,因而免除了常规交流负载,具有微功耗、大电流的特色,不仅节约能源,还具有体积小巧、更加安全等特点。
本发明的测试原理是:测试仪可对交流配电产品进行电路通路测试,包括电压测试、电流测试。测试时,通过“给待测设备供电的输出端”给待测交流配电产品供电,再将待测交流配电产品的输出端接回到“从待测设备来的输入端”,接回到测试仪的目的是为了将待测设备与测试仪形成一个负载电流回路,从而待测设备与测试仪均可以对同一回路电流进行检测和读数,通过比对两者的各路电压和电流是否一致,从而实现对被测交流配电产品的电路通路进行测试、验证被测交流配电产品的电路通路及相关器件是否工作正常。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配电产品交流虚拟负载测试仪,其特征是该测试装置包括三相双联电源转换开关、虚拟负载、三相电压电流表、三相供电输入端、三相总开关、给待测设备供电的输出端、从待测设备来的输入端组成。所述的三相供电输入端与三相空开的输入端相连,三相空开的输出端与给待测设备供电的输出端、三相电压电流表、三相双联电源转换开关相连,所述的三相双联电源转换开关与从待测设备来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三相双联电源转换开关包括1个旋钮和2组单刀四掷切换开关(称为I组、II组)组成,其中I组、II的公共端分别与所述虚拟负载的两端相连。三相双联电源转换开关的作用是将虚拟负载的两端在同一时刻分别接入到待测设备的输入三个相线和输出三个相线中的同相线路中,实现对待测设备的某一相线回路进行测试。通过开关的切换操作,从而实现对待测设备的三个相线回路进行逐个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负载由交流变压器和负载调节电路组成,所述交流变压器包括输入端A、B二根引线、输出端包括C、D二根引线,其中A、B复接后三相双联电源转换开关的I组公共端相连,B端与N零线相连,D端与负载调节电路的一端相连。本发明采用虚拟负载的方式实现微功耗的负载电流。所谓虚拟负载是指在相线中产生负载电流,但该电流并不像传统负载一样从相线流入零线,而是在待测设备的一段相线和测试仪的虚拟负载之间形成回路进行流动,而虚拟负载的输出电压仅设计为1V,因而产生20A的交流电流仅需要耗电20W,传统220V20A负载则需要耗电4400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服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通服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8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