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吡咯包裹液态金属核壳微粒导电线路及制备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67501.9 | 申请日: | 202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9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岚;李俊云;陈松;刘书奇;彭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K3/10 | 分类号: | H05K3/10;C08G73/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殷妹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咯 包裹 液态 金属 微粒 导电 线路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基于聚吡咯包裹液态金属核壳微粒柔性导电线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液态金属加入到吡咯或吡咯和溶剂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静置分层;
(2)将步骤(1)中分层后的下层浆料在TPU基底上进行图案化;
(3)将图案化的TPU基底置于氧化剂/掺杂剂混合溶液中,待吡咯聚合完成后,清洗,干燥,得到基于聚吡咯包裹液态金属核壳微粒柔性导电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聚吡咯包裹液态金属核壳微粒柔性导电线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液态金属与吡咯的质液比为0.5g:7.5~15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聚吡咯包裹液态金属核壳微粒柔性导电线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氧化剂/掺杂剂混合溶液中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铵,掺杂剂为苯磺酸钠,氧化剂的浓度为10~100mmol/L,掺杂剂的浓度为5~100m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聚吡咯包裹液态金属核壳微粒柔性导电线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吡咯和溶剂的混合溶液中,吡咯的体积浓度为50~100%,不包括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聚吡咯包裹液态金属核壳微粒柔性导电线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吡咯聚合的时间为10~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聚吡咯包裹液态金属核壳微粒柔性导电线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液态金属为镓铟锡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聚吡咯包裹液态金属核壳微粒柔性导电线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超声分散的功率为80~320 W,时间为20~60min;所述吡咯溶液的溶剂为甲苯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聚吡咯包裹液态金属核壳微粒柔性导电线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TPU基底为TPU薄膜,所述图案化指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打印或手绘方式绘制图案线路;步骤(3)所述清洗指用去离子水清洗。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得的一种基于聚吡咯包裹液态金属核壳微粒柔性导电线路。
10.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基于聚吡咯包裹液态金属核壳微粒柔性导电线路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75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