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丝车间加湿、回收一体化循环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67188.9 | 申请日: | 2021-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2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新时代皮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3/04 | 分类号: | B01D33/04;B01D33/42;B01D33/46;B01D33/64;B01D35/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丝 车间 加湿 回收 一体化 循环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加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纺丝车间加湿、回收一体化循环系统,包括水池及设置在水池内的防沉积处理机构,在水池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侧边的水池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至水净化机构,在水池内设置有雾化机构,所述水净化机构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水池并与雾化机构连接,在出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纺丝车间加湿、回收一体化循环系统,能将粘附在水池壁上的杂质等进行清理,并筛除过滤,将滤渣压干,而过滤后的水通过水净化处理实现回用,确保水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纺丝车间加湿、回收一体化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些循环用水的水池中杂质过滤一般都是采用过滤网进行阻隔,间隔一端时间后进行清理。
但是,在化纤、玻纤生产过程中其车间内对湿度的要求,所以需要循环水喷淋,但是由于循环水回流过程中,车间内的一些杂质、油污、粉尘等进入水池,在水循环过程中需要油污、杂质等积攒在水池壁上、过滤网上,极易滋生细菌,一旦时间稍长,则会造成油污等粘附在水池壁、过滤网上,难以清理,影响过滤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雾化机构堵塞,设备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目前基本都是通过人工进入水池内部进行手工清理,清理效率低下,且清理不彻底,造成杂质进入雾化机构,破坏雾化机构的正常运行,最终引起车间湿度不稳定等,影响产品品质。
另外,滋生的细菌再次循环雾化至车间后,会在化纤丝、玻纤等上面产生斑点,极大的影响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纺丝车间加湿、回收一体化循环系统,能将循环水中的杂质进行实时清理、过滤并对水质进行净化,以确保雾化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丝车间加湿、回收一体化循环系统,包括水池及设置在水池内的防沉积处理机构,在水池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侧边的水池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至水净化机构,在水池内设置有雾化机构,所述水净化机构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水池并与雾化机构连接,在出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
所述防沉积处理机构为:在水池内设置有至少一条轨道,所述轨道沿水池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轨道上设置有一个移动架,在移动架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一根水平的转动轴,在移动架上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带动转动轴在移动架上转动及移动架在轨道上滑动,所述转动轴与轨道垂直,在转动轴上固定有连接架,在连接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毛刷,所述第一毛刷位于以转动轴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第一毛刷的最远端与转动轴对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转动轴中心与水池底面之间的距离,在靠近水池侧壁端的连接架的端面上也设置有第二毛刷,第二毛刷与对应侧的水池侧壁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动力机构为电动机等,所述动力机构与移动架上的转动轴之间可以通过齿轮传动或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可以通过橡胶轮、齿轮齿条、链条等带动移动架在轨道上移动。所述移动架在水池的长度方向移动过程中,转动轴转动带动其连接架上的第一毛刷、第二毛刷进行转动,从而对水池的侧壁和底壁进行持续清理,刷除表面粘结的物质,同时出水管道在抽水泵的作用下,使得水池内的水向出水管道一侧流动,被刷下的物质也随着水流往出水管道一侧流动,最终在过滤机构的作用下被过滤,实现将油污、杂质等从水池内清理,以确保循环过程中水的干净程度。
所述第一毛刷、第二毛刷均为长条形结构。该结构的设计,能对水池底壁和侧壁的清理更加彻底、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新时代皮草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新时代皮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7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