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的串联式太阳能加热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67063.6 | 申请日: | 2021-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3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倪传龙;倪君杰;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成功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S10/00 | 分类号: | F24S10/00;F24S50/20;F24S70/20;F24S80/30 |
| 代理公司: | 镇江北宸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22 | 代理人: | 陈晓 |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串联式 太阳能 加热 系统 | ||
1.一种高效节能的串联式太阳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1)、循环管(2)、加热器单元(3)、截止阀(4)、循环水泵(5);所述循环管(2)的出水端设置于所述蓄水箱(1)的一侧底端,并与所述蓄水箱(1)的侧壁面连通;所述循环管(2)的回水端设置于所述蓄水箱(1)的一侧中端,并与所述蓄水箱(1)的侧壁面连通;所述加热器单元(3)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器单元(3)呈阵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加热器单元(3)通过所述循环管(2)呈首尾连通设置,多个所述加热器单元(3)通过所述循环管(2)呈串联设置;所述截止阀(4)设置于所述循环管(2)的回水端;所述循环水泵(5)设置于所述循环管(2)的回水端,并设置于所述截止阀(4)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串联式太阳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加热器单元(3)包括底座(3-1)、底脚(3-2)、内衬(3-3)、外壳(3-4)和温度传感器(3-5);所述底座(3-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3-1)的顶面底端周向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底座卡槽(3-1-1);所述底座(3-1)的顶面底端的一侧呈豁口状,所述底座(3-1)的顶端底端设有出水口(3-1-2),所述出水口(3-1-2)贯穿所述底座(3-1),并伸入所述底座(3-1)的内部;所述底座(3-1)的顶面底端呈通孔状,形成传感器装配口(3-1-3);所述底脚(3-2)设置于所述底座(3-1)的内部底侧,所述底脚(3-2)与所述底座(3-1)的底面固定设置;所述内衬(3-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内衬(3-3)设置于所述底座(3-1)的顶端部,所述内衬(3-3)与所述底座(3-1)呈固定设置,所述内衬(3-3)的顶端部呈通孔状形成入水口(3-3-1),所述内衬(3-3)的底端部与所述底座(3-1)的顶端部密封设置;所述外壳(3-4)设置于所述底座(3-1)的顶面外侧,且所述外壳(3-4)周向包裹所述内衬(3-3),所述外壳(3-4)的底端周向嵌入所述底座(3-1)的底座卡槽(3-1-1)内,并通过密封胶实现所述外壳(3-4)与所述底座(3-1)密封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3-5)设置于所述底座(3-1)的外侧壁面,所述温度传感器(3-5)与所述底座(3-1)斜向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串联式太阳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配口(3-1-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水口(3-1-2)的两侧,每个所述传感器装配口(3-1-3)与对应所述底脚(3-2)呈贯通设置;两个对应所述底脚(3-2)的底端侧壁面呈豁口状结构,形成底脚卡槽(3-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串联式太阳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的顶端面内侧壁轴向呈凸起结构,形成底座插接环(3-1-4),所述内衬(3-3)的底端外径与所述底座(3-1)的顶端外径相一致,所述内衬(3-3)的底端面内侧壁轴向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内衬插接槽(3-3-2),所述底座插接环(3-1-4)嵌入所述内衬插接槽(3-3-2)内,实现所述内衬(3-3)与所述底座(3-1)插接固定,并通过周向涂覆密封胶实现所述内衬(3-3)与所述底座(3-1)密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串联式太阳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3-3)的内部设有进水管(3-3-3),所述进水管(3-3-3)与所述入水口(3-3-1)呈贯通设置,所述进水管(3-3-3)的两侧设有进水管固定片(3-3-5),所述进水管(3-3-3)通过两侧所述进水管固定片(3-3-5)与所述内衬(3-3)的内侧壁面固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串联式太阳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内衬(3-3)的外部设有导流片(3-3-4),所述导流片(3-3-4)数量为四个,呈周向设置于所述内衬(3-3)的外壁面顶端,多个所述导流片(3-3-4)呈“十”字型设置,每个所述导流片(3-3-4)呈纵向设置,并与所述内衬(3-3)的外壁面垂直固定,每个所述导流片(3-3-4)的侧边呈曲线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成功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成功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70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