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蜜中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6817.6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6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华;郑晶晶;郭卫芸;程澳博;林杰;袁艳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A61K35/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46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蜜 活性 物质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提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蜂蜜中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本发明利用双水相体系和超声提取协同作用,通过控制柠檬酸钠/乙醇双水相体系中各组分的用量,能够将蜂蜜中的活性物质充分萃取至上相,实现蜂蜜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和富集;利用超声波空化作用可破坏蜂蜜细胞壁,使活性成分易于溶出,将双水相提取法与超声提取法协同使用有助于提高蜂蜜中黄酮类活性物质的提取率;通过静置能够将超声过程中混合的提取试剂实现分层,得到上相和下相,其中上相中为黄酮类活性物质,下相中为糖类、蛋白质等杂质。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提取方法能够将蜂蜜中的活性物质分离出来,活性物质提取效率达到了90.8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提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蜜中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巢脾转化、脱水、贮存酿造而形成的天然甜物质,含有约占65-80%糖类(葡萄糖与果糖)、18%水分和少量的蛋白质、多酚、黄酮类化合物、酶、游离氨基酸、色素、生物碱、维生素和香气化合物等,至少200多种物质,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过饱和糖类混合物。在蜂蜜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最重要的活性组分。已有临床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可能在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蜂蜜背景基质复杂,是糖类的过饱和溶液,活性物质种类繁多,且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需经过系列繁琐的步骤进行糖类、蛋白质、酶等干扰物质的分离。
目前常用的提取蜂蜜中活性物质的方法为超声提取、微波萃取和回流提取等,但是这些提取方法存在提取时间长、对目标成分提取率较低,并且在提取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有毒试剂,对环境和操作人员造成危害,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与超声提取、微波萃取和回流提取相比,分散微固萃取法虽然在提取蜂蜜中活性物质时具有较高的萃取效率。但是,分散微固萃取法在使用时需要先合成吸附剂,然后再进行萃取,而吸附剂的合成耗时长,成本高,并且需要消耗大量试剂,这使得分散微固萃取法成本较高,且不环保。
双水相萃取是一种新型的液-液萃取方法,与传统提取工艺相比,具有萃取条件温和、整体体积小、自行调整因素多、提取率高等特点,已被成功应用于生物医药、金属离子富集等方面。但是由于蜂蜜背景基质复杂,活性物质种类繁多同时又含量较少,目前,尚未报道在蜂蜜活性组分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蜜中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提取方法利用双水相体系对蜂蜜中黄酮类物质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提供了提取蜂蜜中活性物质的新方法,这种提取方法对于活性物质的提取率高,且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蜜中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柠檬酸钠/乙醇双水相体系;所述柠檬酸钠/乙醇双水相体系中柠檬酸钠的质量与水的体积和乙醇的体积之比为(0.88~1.32)g:(3.08~3.55)mL:(2.8~4.6)mL;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柠檬酸钠/乙醇双水相体系与蜂蜜混合,依次进行超声和静置,得到上相和下相;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上相和下相进行分离,得到活性物质溶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柠檬酸钠/乙醇双水相体系中柠檬酸钠的质量与水的体积和乙醇的体积之比为(1.0~1.15)g:(3.3~3.55)mL:(3.5~4.4)mL。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柠檬酸钠/乙醇双水相体系的pH值为3.0~8.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蜂蜜的质量与柠檬酸钠/乙醇双水相体系的体积比为(0.09~0.24)g:(7.8~9.6)mL。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超声的时间为1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学院,未经许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6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