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量遥感地面试验协同观测方法及观测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6702.7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7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柏军华;柳钦火;肖青;刘学;曹彪;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N21/17;G01N33/24;G01N33/00;G01B11/06;G01C15/06;B66C13/16;B66C2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李东梅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量 遥感 地面 试验 协同 观测 方法 平台 | ||
1.一种定量遥感地面试验协同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无人/有人值守观测系统从远地端实时获取观测样本区的目标地物第一信息并反馈至远端服务器;
第二无人/有人值守观测系统从近地端实时获取观测样本区的目标地物第二信息并反馈至远端服务器;
四维轨道塔吊观测系统实时获取观测样本区的目标地物第三信息并进行本地保存;
四维轨道塔吊观测系统实时获取塔吊设备的目标地物第四信息,并进行本地保存且记录实时时间信息;
四维轨道塔吊观测系统筛选出至少部分目标地物第四信息作为协同信息并进行本地保存;
四维轨道塔吊观测系统根据协同信息移动至对应的位置重复获取目标地物第三信息;
所述四维轨道塔吊观测系统根据协同信息移动至对应的位置重复获取目标地物第三信息具体包括:
塔吊的塔身根据协同信息移动至预设地面位置;
塔吊的塔臂根据协同信息转动至预设角度位置;
塔吊的滑车根据协同信息移动至预设塔臂位置;
塔吊的遥感云台根据协同信息升降至预设高度位置;
遥感云台搭载的遥感传感器模组根据协同信息调整至预设方位和角度位置;
遥感传感器模组实时获取目标地物第三信息;
所述目标地物第一信息包含整个观测样本区的作物和/或地物信息;
所述目标地物第二信息包含目标观测样本区的作物和/或地物信息;
所述目标地物第三信息包含遥感云台搭载的遥感传感器模组探测的遥感电磁波成像/非成像信息;
所述目标地物第四信息包含塔吊的目标设备参数信息、塔吊周围环境参数信息。
2.一种运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定量遥感地面试验协同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端服务器(100),还包括位于观测样本区(200)的第一无人/有人值守观测系统(300)、第二无人/有人值守观测系统(400)和四维轨道塔吊观测系统(500);
第一无人/有人值守观测系统(300),用于从远地端获取观测样本区(200)的目标地物第一信息并反馈至远端服务器(100);
第二无人/有人值守观测系统(400),用于从近地端获取观测样本区(200)的目标地物第二信息并反馈至远端服务器(100);
四维轨道塔吊观测系统(500),用于获取观测样本区(200)的目标地物第三信息并进行本地保存,还用于获取塔吊设备的目标地物第四信息并进行本地保存和显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遥感地面试验协同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人/有人值守观测系统(300)包括位于观测样本区(200)空间区域内的携带遥感传感器的无人机模组,所述无人机模组与所述远端服务器(100)之间通讯连接;
无人机模组由高空无人机、中空无人机、低空无人机和/或探空气球组成,所述高空无人机、中空无人机、低空无人机和/或探空气球均用于获取观测样本区(200)的目标地物第一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量遥感地面试验协同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人/有人值守观测系统(400)包括土壤观测系统(410)、上下行辐射观测系统(420)和植被观测系统(430);
土壤观测系统(410),包括埋设于观测样本区(200)地面之下的自标定热通量板(411)、土壤温湿盐传感器(412)和水势传感器(413),所述自标定热通量板(411)、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水势传感器(413)均与所述远端服务器(100)之间通讯连接;
上下行辐射观测系统(420),包括长波辐射表(421)、太阳总辐射表(422)、宽波段紫外线探测器(423)和高光谱仪器(424),所述长波辐射表(421)、太阳总辐射表(422)、宽波段紫外线探测器(423)和高光谱仪器(424)均与所述远端服务器(100)之间通讯连接;
植被观测系统(430),包括植被状态无人值守测定仪(431)、植被株高无人值守测定仪(432)、杆式光量子传感器(433)和叶面湿度传感器(434),所述植被状态无人值守测定仪(431)、植被株高无人值守测定仪(432)、杆式光量子传感器(433)和叶面湿度传感器(434)均与所述远端服务器(100)之间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67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