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甜菊糖苷的制备纯化方法及其在抗疲劳产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6324.2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赵一弘;雷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5/256 | 分类号: | C07H15/256;C07H1/08;A61K31/704;A61K36/82;A61P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王洋 |
地址: | 10243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甜菊糖 制备 纯化 方法 及其 疲劳 产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甜菊糖苷的制备纯化方法及其在抗疲劳产品中的应用,涉及提取技术领域,该制备纯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将甜菊叶与提取剂混合后进行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A;(2)絮凝沉淀:向提取液A中加入絮凝剂,过滤,去除沉淀,得到滤液;(3)二次提取、精制、浓缩:使用吸附柱对滤液进行二次提取,过精制柱,浓缩即得;其中,絮凝剂包括:聚合硫酸铁、活性炭、硫酸亚铁、柠檬酸铁、甘氨酸铁、海菜粉、淀粉和沸石粉。通过絮凝剂组分以及整体方法的优化,能够有效提高除杂率以及提取率,降低损失率,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甜菊糖苷为原料制备出的产品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甜菊糖苷的制备纯化方法及其在抗疲劳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甜菊糖苷是从菊科植物甜叶菊的叶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糖苷,其为含有多种不同成分的四环二萜单体,包括莱鲍迪苷A、甜菊苷、甜叶悬钩子苷和和杜克苷A等,具有较高的甜度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此外,相关研究表明,甜菊糖苷还拥有消炎、抗肿瘤、抑制血糖和血压以及预防龋齿等功效。
传统的甜菊糖苷的制备工艺包括热水浸提法、透析法、超高压法、超临界CO2提取法以及酶法等,而提取纯化过程通常需要经历除杂步骤,以便去除原料中的蛋白质、无机盐、叶绿素等。在众多除杂方式中,化学絮凝法、醇沉法以及凹凸棒石是除杂过程中常用的技术,而在上述各类除杂方法中,化学絮凝法由于方法简便且效果优异而被广泛采用,但该方法却通常会引入大量无机离子且损失率相对较高。例如中国专利CN107325137B提供了一种甜菊糖苷的提取方法,包括对甜菊叶多次提取,该方法提高了甜菊糖苷的提取率,极大提高了甜菊糖苷的提取效率,但该发明中的除杂过程使用的硫酸亚铁溶液以及氯化钙通常存在除杂率低、损失量高的缺陷,且后续经过的脱色、脱盐等步骤也进一步增加了提取纯化过程的复杂性,进而降低了该过程的效率。中国专利CN108101947A公开了一种甜菊糖苷的提取方法,包括提取罐提取、絮凝沉淀过滤、洗脱操作、精制操作以及浓缩干燥等步骤,通过对甜菊叶提取过程中絮凝剂的改良,降低了絮凝过程中甜菊糖苷的损耗,极大提高了甜菊糖苷的提取效率。其中,絮凝剂包括25-35%壳聚糖,20%-30%硫酸铁,15%-25%硫酸镁,10%-20%硅酸铁,5%-10%爱尔兰海藻,5%-10%沸石粉。该发明中的絮凝剂所使用的是传统非改性壳聚糖以及硫酸铁,同时部分组分也非聚合大分子,极可能存在絮凝效果差难以发挥网捕等关键作用的问题,从而导致难以达到较优异的除杂效果,进而难以满足提取纯化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
针对现有的甜菊糖苷的制备纯化方法存在的除杂率低、损失量高进而产量低的问题,应寻找一种除杂率高、损失率低的制备纯化方法,进而得到高产量、高纯度的甜菊糖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甜菊糖苷的制备纯化方法及其在抗疲劳产品中的应用。通过絮凝剂组分以及整体方法的优化,能够有效提高除杂率以及提取率,降低损失率,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甜菊糖苷为原料制备出的产品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甜菊糖苷的制备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将甜菊叶与提取剂混合后进行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A;
(2)絮凝沉淀:向提取液A中加入絮凝剂,加热搅拌、静置、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3)二次提取、精制、浓缩:使用吸附柱对步骤(2)得到的上清液进行二次提取,过精制柱,浓缩即得;
所述絮凝剂包括:聚合硫酸铁、活性炭、硫酸亚铁、柠檬酸铁、甘氨酸铁、海菜粉、淀粉和沸石粉。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絮凝剂包括:20-30份聚合硫酸铁、5-8份活性炭、2-5份硫酸亚铁、2-3份柠檬酸铁、1-2份甘氨酸铁、10-20份海菜粉、5-8份淀粉和1-2份沸石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6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