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生态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6019.3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9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孔明;邵宁子;许雪婷;韩天伦;晁建颖;高月香;张毅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C02F3/10;C02F1/52;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吴雪健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组合式 生态 | ||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生态浮床。本发明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浮水植物层、微生物层和沉水植物层,浮水植物层的周侧设置有药物投放盒;微生物层设置有负载件,负载件上设置有负载纤维,负载纤维的长度为Lsubgt;1/subgt;,负载件的总长度为L,L:Lsubgt;1/subgt;=5‑20。本发明可形成浮水植物‑微生物‑沉水植物的多层次动态系统,能够有效的修复水体,强化水体净化污染能力,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种组合,以促进水体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且拼接方便,进而方便运输、降低运输成本,还同时美化了景观,增添了环境居住适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有机污染类型,过多的营养物质促使水中的浮游植物及水草大量繁殖形成水华,藻类死亡后沉积于水底,被微生物分解,同时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鱼类因缺氧而大批死亡。近年来,我国水体富营养化发展速度快,富营养化问题严重,而且水体的营养化分布区域不同,我国东部和南部水域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分布较广,而在东北、蒙新等地区,水体的营养水平相对较低;湖泊、水库环境非常脆弱,水体富营养化有进一步加剧的势头。
目前,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主要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多实现污染物的转移,避免引起大面积污染,但不能在修复水体的同时完善水生生态系统结构,进而不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化学修复具有操作简单、见效速度快等优点,生物修复具有设施简单、投资低、美化环境、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富营养化水体的化学修复中,钝化剂的使用近些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钝化剂通过物理和化学的共同作用,将底泥中的污染物稳定或者反应生成其他无毒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控制污染物释放的目的。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修复中,部分水生植物具有净化水中悬浮物、氯化物、硫酸盐等的能力,对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同时又具有美化水体景观的美学价值。
中国专利文献CN110240282A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本体,浮床本体上设有陶粒层,植物通过陶粒层种植在浮床本体上,也可以在浮床本体与陶粒层间增设透水布和种植土,植物通过所述陶粒层种植在所述种植土上,该发明对于水体的修复方式单一,仅存在生物修复,形成的生态系统单一,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中国专利文献CN108249591A公开了一种用于净化水质的生态浮床,由浮床载体、种植篮以及水生植物三大部分组成,该发明植物种植数量固定,且活性炭纤维条外形成的微生物层离水面太近,不适用于温度较高或较低的地区。
中国专利文献CN110835163A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生态浮床,浮床单元漂浮在水体上,浮床单元包括六面体形状的框架,上层的框架上放置挺水植物,框架的下层设置有一网,网上放置沉水植物,该发明上下层距离固定,不易拆卸,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检查、维修不便。
综上所述,目前的专利仍存在修复方式单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生态浮床的修复方式单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生态浮床,将水生植物与钝化剂结合使用,同时使用设置有负载纤维的负载件,进一步扩大钝化剂的扩散面积;本发明采用化学修复与生物修复相结合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生态浮床,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态浮床修复方式单一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生态浮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浮水植物层、微生物层和沉水植物层,浮水植物层的周侧设置有药物投放盒;微生物层设置有负载件,负载件上设置有负载纤维,负载纤维的长度为L1,负载件的总长度为L,L:L1=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6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