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贴壁滤栓保护伞和栓塞保护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165959.0 申请日: 2021-02-04
公开(公告)号: CN112790827A 公开(公告)日: 2021-05-14
发明(设计)人: 郑殿会;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B17/22 分类号: A61B17/22;A61F2/01;A61M25/09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代理人: 杨萌
地址: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贴壁滤栓 保护伞 栓塞 保护装置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贴壁滤栓保护伞和栓塞保护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贴壁滤栓保护伞包括近端显影环、支撑骨架和口袋状的弹性滤膜;支撑骨架包括近端支撑段和中部支撑段;近端支撑段包括多根近端支撑梁,多根近端支撑梁近端均连接于近端显影环;中部支撑段包括圆筒状贴壁支撑部,贴壁支撑部周面为由多个子梁连接形成的蜂窝网状面,多个近端支撑梁远端沿贴壁支撑部径向圆周方向两两间隔连接于贴壁支撑部近端;弹性滤膜以开口被贴壁支撑部撑开的方式覆盖于中部支撑段外部,且弹性滤膜的开口朝向近端显影环。该栓塞保护装置包括前述贴壁滤栓保护伞。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栓塞保护装置的伞体结构在弹性滤膜入口处贴壁性差以及容栓量小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贴壁滤栓保护伞和栓塞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外周动脉血管栓塞性疾病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上升,常见的包括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瘤等,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血管外科疾病,是导致慢性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60岁以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约5.6%,60~70岁发病率达15.9%,70岁以上发病率约33.8%,且男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稍高于女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因尚不明确,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是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死亡于心脑血管并发症,间歇性跛行病人5年病死率约30%,静息痛、溃疡、坏疽的下肢缺血病人5年病死率为70%。

外周动脉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病理基础是肢体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管腔狭窄或者闭塞,以及继发性的血栓形成。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内膜粥样斑块形成,动脉内膜早期脂质沉积,形成纤维斑块,纤维斑块深层细胞发生坏死形成粥样斑块,动脉中膜肌层萎缩和坏死,并胶原纤维和钙质沉积,动脉外膜可无病理改变,粥样斑块形成后粥样斑块和钙化斑可向管腔内突出,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远端肢体组织慢性缺血,粥样斑块内出血或者破裂等可造成动脉栓塞,引起急性肢体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缺血性溃疡及肢体坏疽等症状,主要体征有肢端皮温下降,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动脉收缩压下降,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改变包括皮肤菲薄、毛发脱落、指甲变形等,肢体溃疡、坏疽等。

介入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对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的要求较传统外科手术低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医学材料和影像技术的发展,腔内治疗已经较广泛地应用于外周动脉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治疗。

经皮球囊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是腔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原理是通过球囊的物理扩张和支架的径向支撑力解除血管狭窄,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压向动脉壁,增大狭窄段血管内径,提高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但在临床应用多年后回顾发现,皮球囊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远期血管通畅率不理想,需要再次干预处理比率较高,在治疗3cm的短段病变效果较好,5年通畅率可达75%,但在长段的狭窄和闭塞病变长期通畅率不理想,7cm狭窄病灶6个月通畅率为86.8%,而7cm的狭窄病灶6个月通畅率仅为23.1%。

为解决球囊和支架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以上不足,在近几年里出现了很多的新型介入器材,如导管抽吸栓技术和斑块切技术,因其新颖的设计理念,在临床上被大量使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导管头端的高速水流冲刷后抽吸和旋切刀片机械性旋切,使动脉管腔内粥样斑块通过导管输送至体外,可有效扩大管腔,重建血流通道改善远端血液供应,是解决外周血管硬化闭塞病变的良好器材。但是,不管是采用导管抽吸技术还是斑块旋切技术,在取栓过程中,会将动脉管腔内钙化的斑块破碎,破碎的斑块极易堵塞远端动脉血管,造成远端组织由于血液不流通导致坏死甚至截肢的风险。因此需要使用栓塞保护装置将血液中的栓子过滤出来,再通过导管输送至体外,以避免介入取栓手术过程中远端栓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5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