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波胶用水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4647.8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杜红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精合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10 | 分类号: | C08F283/10;C08F220/32;C08F220/18;C08F2/44;C08K9/06;C08K7/26;C09J15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波胶用 水性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波胶用水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弹波胶用水性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环氧树脂100份、有机溶剂50‑70份、偶联剂12‑20份、引发剂0.5‑1份、丙烯酸类共聚单体10‑18份、气相二氧化硅6‑10份、对苯二酚0.2‑0.5份。本发明的弹波胶用水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的一些树脂混合使用来制备弹波胶,使制备得到的弹波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优异的韧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波胶用水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弹波胶是由一些树脂制备得到,弹波胶通过涂覆在布料制备得到弹波,是扬声器重要的元件之一,扬声器在长期使用时会出现发热现象,因此需要制备弹波胶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粘结性、机械强度、耐腐蚀性能,但其耐热性能并不是特别理想。无机纳米粒子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等特性,将其应用到环氧树脂中不但可以提高其粘结性能,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耐高温性能。但是一般是使用一些偶联剂、无机纳米粒子、环氧树脂反应得到改性环氧树脂,但是,虽然偶联剂能够使得提高无机纳米粒子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但其提高相容性的效果也不太理想,从而影响改性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弹波胶用水性树脂,所述弹波胶用水性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环氧树脂100份、有机溶剂50-70份、偶联剂12-20份、引发剂0.5-1份、丙烯酸类共聚单体10-18份、气相二氧化硅6-10份、对苯二酚0.2-0.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氧树脂还包括丁基缩水甘油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有机溶剂为醇醚类溶剂或/和醇类溶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偶联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苯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氨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氨乙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丙烯酸类共聚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为8-20nm。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弹波胶用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称取相应重量份的弹波胶用水性树脂的制备原料,备用;
S2:将1/3重量份的有机溶剂和1/3重量份的偶联剂与气相二氧化硅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
S3:将丙烯酸类共聚单体、引发剂、剩余的偶联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
S4:将混合液A与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C;然后在氮气的保护下,向混合液C中滴加混合液B,混合液B滴加完后,继续反应5-6h,最后加入对苯二酚反应30-40min,即得到弹波胶用水性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的反应温度为80-110℃。
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主要是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保留了环氧树脂良好的胶粘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精合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精合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46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