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通道荧光阵列传感检测汞离子、镉离子和/或铅离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4243.9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8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付海燕;王硕;韦柳娜;陈亨业;杨小龙;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李欣荣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通道 荧光 阵列 传感 检测 离子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三通道荧光阵列传感检测汞离子、镉离子和/或铅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三个溶液检测通道;其中第一溶液检测通道采用金纳米簇形成的荧光溶液I检测待测溶液中镉离子和或铅的响应结果;第二溶液检测通道采用金纳米簇与氮掺杂碳点形成的复合荧光溶液II检测待测溶液中的镉离子浓度,第三溶液检测通道采用氮掺杂碳点形成的荧光溶液III检测待测溶液中的汞离子浓度;其中不同溶液检测通道通过测量引入待检测溶液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构建与待检测离子浓度之间的含量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离子浓度含量关系的构建方法包括建立标准曲线、建立基于荧光强度数据的逻辑装置或拍照提取RGB值的可视化手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一溶液检测通道分别检测含镉离子待检测溶液或含铅离子待检测溶液中镉离子或铅离子的浓度,或对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镉离子和/或铅离子进行判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镉离子或铅离子的浓度的检测方法包括:向第一溶液检测通道加入不同已知浓度的镉离子或铅离子溶液的待检溶液,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反应前溶液体系的荧光强度F01,静置反应,然后检测静置反应后所得溶液体系的荧光强度F11;建立静置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F11/F01与镉离子或铅离子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关于镉离子或铅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否存在镉离子和/或铅离子的判定方法包括:向金纳米簇形成的荧光溶液I加入盐酸缓冲溶液,再加入待测溶液,静置反应,若反应后所得荧光强度I增强,判定溶液中包含镉离子或铅离子的至少一种;再向第二溶液检测通道加入盐酸缓冲溶液和待测溶液,若反应后所得荧光强度II增强且其荧光弱于荧光强度I,判定待测溶液中同时含镉离子和铅离子;若第二溶液检测通道反应后荧光强度II没有变化,则判定待测溶液中没有镉离子,利用第一溶液检测通道引入待检测溶液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构建与铅离子浓度之间的含量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溶液检测通道检测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向金纳米簇与氮掺杂碳点形成的复合荧光溶液II中加入盐酸缓冲溶液,再加入不同已知浓度的镉离子溶液,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反应前溶液体系的荧光强度F02,静置反应,然后检测静置反应后所得溶液体系的荧光强度F12;建立静置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F12/F02与镉离子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关于镉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溶液检测通道检测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向氮掺杂碳点形成的荧光溶液III中加入NaOH溶液,再加入不同已知浓度的汞离子溶液,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反应前溶液体系的荧光强度F03,静置反应,然后检测静置反应后所得溶液体系的荧光强度F13;建立静置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F13/F03与汞离子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关于镉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42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穿越外防腐层的防腐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含果粒料液的无菌缓存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