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反射屏蔽下的储层的预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64198.7 | 申请日: | 2021-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5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谢启;李恒权;岳欣欣;郭佳玉;杨星星;贾秀容;李艳然;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屏蔽 预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反射屏蔽下的储层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完全被其下方强反射界面的强反射所覆盖时,储层与其下方强反射界面之间的距离λ;根据距离λ和储层的平均速度v,获得频率fsubgt;d/subgt;;利用频率fsubgt;d/subgt;进行AC曲线重构,获得重构后的AC曲线;利用重构后的AC曲线和DEN曲线得到波阻抗曲线;利用波阻抗曲线进行反演得到地震反演数据体,根据所述地震反演数据体进行储层预测。本发明能够准确识别地震响应特征完全淹没在其下方强反射界面的强反射中的储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反射屏蔽下的储层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地震振幅来进行储层预测,原理是目的层储层与其上覆、下覆泥岩地层的波阻抗差异,会造成目的层储层在地震剖面振幅上形成异常,进行地震解释时,这些振幅异常被认为是油气聚集的标志。但是,当目的层储层下方临近一个强的波阻抗界面时,将会在油藏附近形成一个极强的地震反射波异常,目的层储层的反射波会受到这个极强的反射波的干扰被屏蔽,使得目的层储层形成的振幅异常变得难以识别,也更无法识别储层段内的单砂体。因此采用常规的地震振幅方法已无法有效识别这种强反射屏蔽背景下的储层的分布范围。
目前也有针对这种强反射屏蔽背景下的储层进行预测的方法,有些是在强反射模型指导下剔除强反射屏蔽,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199715A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强反射分离方法和装置,该方法通过建立强反射模型的正演数据,从原始地震数据上减除正演的强反射振幅,得到储层段的地震数据体;有些是利用多子波分解与重构方法在频率域把地震数据分解为多个不同频率的数据体,优选出能够反映薄储层的高频数据体,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132573A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应用子波分解重构技术识别强阻抗屏蔽下岩性油藏的方法,在频率域对子波进行筛选,优选参数重构出新的地震道,得到子波分解重构之后的地震数据体,在此基础上完成储层预测。
上述方案中都是通过优选子波来得到分离强反射的地震数据体,不同的是前一方案是通过寻找最佳子波得到强反射的地震响应,然后从原始地震数据中直接减去强反射的地震响应得到储层段的地震数据体;后一方案是通过寻找与储层对应频率的子波,直接得到反映储层的地震数据体。这两种方案均存在以下问题:得到的地震数据体只是对地震数据体进行数学公式的运用,并没有充分利用井上的信息,导致最终得到的储层预测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反射屏蔽下的储层的预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目前强反射屏蔽背景下的储层预测精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反射屏蔽下的储层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目的层段的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和已钻井资料;
(2)根据所述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和已钻井资料,分析储层与其下方强反射界面之间的距离不同时,其下方强反射界面的地震反射波对储层的地震反射波的影响程度,确定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完全被其下方强反射界面的强反射所覆盖时,储层与其下方强反射界面之间的距离λ;
(3)根据所述距离λ和储层的平均速度v,获得频率fd;
(4)利用所述频率fd进行AC曲线重构,获得重构后的AC曲线,重构过程为:
对AC曲线的频率谱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得到AC曲线频率谱的低频部分,其中,低通滤波的截止频率为频率fd;
选取一种能够区分岩性的测井曲线作为敏感曲线,对所述敏感曲线的频率谱进行高通滤波处理,得到敏感曲线频率谱的高频部分,其中,高通滤波的截止频率为频率f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4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