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消振装置及具有其的浮置板结构和浮置板轨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3719.7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3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杜香刚;刘韦;杨吉忠;郭有松;李忠继;朱光楠;肖俊恒;江成;王继军;王树国;杨军;刘伟斌;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首捷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73 | 代理人: | 梁婧宇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装置 具有 板结 浮置板 轨道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消振装置及具有其的浮置板结构和浮置板轨道系统,动力消振装置放置在浮置板上,其包括吸振用的质量块和弹性垫板,所述质量块内埋设有钢筋支架,所述钢筋支架包括多根横向钢筋和多根竖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与所述纵向钢筋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垫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质量块的底端四周及侧壁四周底部,本发明结构简单,配合浮置板使用,可适当选装颗粒阻尼器,进一步有效减小浮置板的振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动力消振装置及具有其的浮置板结构和浮置板轨道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地铁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噪声,城市轨道大量采用了减振轨道,其中减振效果最好的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但是,研究表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对于20Hz以上的常规频段振动有明显的减振效果,但对于地铁低频振动来说,它的减振效果并不理想,在低频段甚至会出现振动成分放大现象。
振动中的低频部分由于频率低、波长相对较长,穿越地层以及建筑物的能力强,给附近居民的身心健康、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损害古建筑物,影响精密仪器和高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
现有的浮置板轨道结构第一阶固有频率通常在10Hz左右,对于建筑物、精密仪器以及人体等级为敏感的5-15Hz之间的低频振动成分,现有的浮置板轨道结构不仅起不到降低噪声的作用,反而因为该频段振动接近轨道结构的固有频率而产生共振,进而增强该频段的振动响应。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属于线性隔振系统,无法同时获得较低的起始隔振频率(高隔振效果)和较高的静态承载能力(系统稳定性),因此浮置板轨道系统在获得高隔振效果的同时必然会引起轮轨系统振动响应增大,即浮置板轨道是通过牺牲系统的稳定性来换取高隔振效果的。因此,目前特殊减振地段通常存在噪音大、轨道结构振动大、运营病害较多等问题。另外,在浮置板轨道的振动测试中,其峰值往往集中在40~80Hz的中频范围内,其幅值大小往往决定着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效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提高浮置板轨道减振效果的动力消振装置及具有其的浮置板结构和浮置板轨道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消振装置,且动力消振装置放置在浮置板上,多个浮置板及具有其的动力消振装置构成了具有减振效果的轨道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动力消振装置,放置在浮置板上,包括吸振用的质量块和弹性垫板,所述质量块内埋设有钢筋支架,所述钢筋支架包括多根横向钢筋和多根竖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与所述纵向钢筋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垫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吸振质量块的底端四周及侧壁四周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动力消振装置,包括吸振用的质量块和弹性垫板,所述质量块内设置钢筋支架,所述钢筋支架包括多根横向钢筋和多根竖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与所述纵向钢筋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垫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质量块的底端四周及侧壁四周底部,动力消振装置放置在浮置板上,利用反共振的原理,当列车驶过时,浮置板产生振动,由于消振装置放置在浮置板上,消振装置的振动反应总是慢于浮置板上一阶的振动频率,由此消振装置产生的振动与浮置板产生的振动相抵消,从而使得浮置板输出的能量降低,进而降低浮置板内隔振器的支反力,提高浮置板的减振效果。
优选的,所述质量块的底端中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嵌入颗粒阻尼器,所述颗粒阻尼器包括阻尼腔体及多个阻尼颗粒,多个所述阻尼颗粒设置在所述阻尼腔体内。
优选的,所述阻尼腔体采用塑料等不导电材料制成,所述阻尼颗粒为外表面涂覆绝缘材料的钢质量球。
优选的,所述质量块的顶部设有多个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吊装用的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的材质为聚酰胺66,所述螺纹套管的管口处盖设防尘用的防尘套,防止螺纹套管尘土堵塞,所述防尘套的材质为聚乙丁烯。
优选的,所述质量块的材质为C40混凝土。
优选的,弹性垫板的材质为聚氨酯、橡胶、TPEE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3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