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配件焊接用除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3572.1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5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文佳宇;钟散云;吴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江国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01D46/00;B01D46/10;B01D4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莉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配件 焊接 除尘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焊接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配件焊接用除尘设备。包括焊烟过滤壳、与焊烟过滤壳连通的焊烟回收盖板以及与焊烟过滤壳连通的回收罩,回收盖板下表面设有扩散管,扩散管开有竖直向下的散气缝,回收盖板正下方设有操作导气环,回收罩位于操作导气环的正下方,焊台位于操作导气环以及回收罩之,焊烟回收盖板下表面固接有功能环,功能环上转动设有若干传动轴,传动轴位于功能环外一端均固接有拨动板,拨动板位于散气缝的正下方,传动轴位于功能环内一端均设有扰流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焊烟过滤壳在吸收焊烟的过程中,会有一小部分焊烟不能被回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焊接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配件焊接用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焊接,也称作熔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现代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除了在工厂中使用外,焊接还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无论在何处,焊接都可能给操作者带来危险,所以在进行焊接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焊接给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烧伤、触电、视力损害、吸入有毒气体、紫外线照射过度等。
一些汽车零配件通常是放置在开有间隙的焊台上进行接的,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污染环境、影响焊接工作人员的健康的焊烟,若不在焊接过程中回收这些焊烟,就可能污染环境或者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目前在回收焊烟时,往往会使用到焊烟过滤壳,能回收大部分的焊烟,但是在焊接过程中,仍然有很小部分焊烟不能回收,从而造成环境被污染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发明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配件焊接用除尘设备,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焊烟过滤壳在吸收焊烟的过程中,会有一小部分焊烟不能被回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汽车零配件焊接用除尘设备,包括焊烟过滤壳、与焊烟过滤壳连通的焊烟回收盖板以及与焊烟过滤壳连通的回收罩,回收盖板下表面设有扩散管,扩散管开有竖直向下的散气缝,回收盖板正下方设有操作导气环,回收罩位于操作导气环的正下方,焊台位于操作导气环以及回收罩之间;
焊烟回收盖板下表面固接有功能环,功能环上转动设有若干传动轴,传动轴位于功能环外一端均固接有拨动板,拨动板位于散气缝的正下方,传动轴位于功能环内一端均设有扰流扇;
焊烟过滤壳内固接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焊烟过滤壳分为过滤腔以及回收腔,过滤腔内设有与回收罩以及焊烟回收盖板连通的焊烟过滤套筒,回收腔内还设有抽风机,抽风机的出气端与扩散管连通,回收腔内设有烟尘回收屉,烟尘回收屉位于焊烟过滤套筒下方,焊烟过滤壳侧边安装了一个密封盖。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1、抽风机工作,为扩散管提供远远大于正常大气压的压力,然后当抽风机启动时,因为气压差的原因就可以从扩散管内喷出高速的气流,由于扩散管是一个首尾连通的管,当高速的气流从扩散管内喷出来时,就可以产生一个的高速气流封闭体,在进行焊接工作时,相当于无形的空气墙将焊接件包围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操作空间。
2、在这个操作空间进行焊接时仍然会产生焊烟,但是由于有一个无形的高速气流封闭体始终将焊烟包围着,因此焊烟就不会扩散到这个高速气流封闭体外,同时抽风机工作时,会不断的抽取过滤腔内的空气,可在回收盖板下方产生一定的负压空间,焊接时产生的焊烟就可以通过回收盖板以及导管进入焊烟过滤壳,在焊接除尘器内进行过滤、回收。
3、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火花,工作人员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烫伤等情况,而且火花掉落到车间外,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还造成大量的灰尘,影响焊接车间卫生,而由空压机以及扩散管产生的高速气流封闭体就可以有效防止火花散落到焊台以外,焊接时产生的火花触碰到高速气流时就可以直接吹向操作导气环,然后从操作导气环和高速气流直接吹在焊台上,减少焊接灰尘的产生,提高焊接车间的干净和卫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江国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江国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3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