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裁判文书质量评测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3510.0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8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哲;艾中良;李灿;贾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205 | 分类号: | G06F40/205;G06F40/295;G06F40/284;G06F40/289;G06F16/35;G06N3/04;G06Q10/06;G06Q5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邱晓锋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裁判 文书 质量 评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裁判文书质量评测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录入待评测的目标裁判文书;对目标裁判文书进行解析;对解析得到的内容进行指标分析,包括错别字筛查、格式完整性分析、内容规范性分析、法条援引准确性分析、内容逻辑性分析;根据指标分析的结果进行指标项得分计算;进而计算目标裁判文书的质量的综合评测得分。所述装置包括裁判文书录入模块、裁判文书解析模块、文书指标分析模块、文书指标打分模块、文书质量综合评价模块。本发明实现了计算机系统自动执行的对法官制作的裁判文书质量评测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及时发现裁判文书中的质量问题,有效辅助法官快速解决裁判文书质量问题,提升裁判文书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裁判文书质量评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裁判文书记载了人民法院案件审理的内容和结果,是诉讼活动结果的载体,是人民法院确定和分配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凭证。一份结构完整、要素齐全、逻辑严谨的裁判文书,既是当事人享有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凭证,也是监督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重要依据。裁判文书公开上网后,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同时也对裁判文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裁判文书仍存在格式不规范、援引法律不缜密、存在错别字、内容逻辑有误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裁判文书的作用发挥,造成社会公众对法官审判能力和文书撰写能力自身的质疑,甚至造成部分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性和公平性的质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裁判文书质量评测的方法和装置,实现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执行的独立于人主观判断的裁判文书质量评测功能。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裁判文书质量评测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裁判文书录入。录入待评测裁判文书。
第二步,裁判文书解析。将第一步录入的目标裁判文书解析出基本信息、当事人信息、审理经过、诉辩称内容、本院认为内容、裁判结果内容等几部分信息。
第三步,裁判文书指标分析。对第二步解析内容的错别字筛查、格式完整性、内容规范性、法条援引准确性、内容逻辑性五个指标进行分析。
第四步,指标项得分计算。针对第三步的分析结果,通过分别调用各指标项的计算处理逻辑,进行指标项得分计算,得到目标裁判文书的五个指标得分数据。
第五步,裁判文书质量综合评价。结合目标裁判文书的五项指标得分数据,根据裁判文书质量评测综合得分计算模型,计算目标裁判文书综合评测得分。
进一步,所述第一步裁判文书录入部分,支持上传录入和输入文书案号获取功能。自行录入主要支持doc、docx及txt格式,其它格式的裁判文书,需要进行格式转换到doc、docx及txt格式。输入文书案号检索支持法官根据输入的案号自动获取对应的裁判文书。
进一步,所述第二步裁判文书解析部分,采用规则识别结合机器学习模型识别的方法分别解析出基本信息、当事人信息、审理经过、诉辩称内容、本院认为内容、裁判结果内容等部分内容。
进一步,所述第三步裁判文书指标分析部分,采用自然语言处理结合命名实体识别和规则识别的方法对第二步解析出的各部分内容进行错别字筛查、格式完整性、内容规范性、法条援引准确性、内容逻辑性等五个指标进行分析。
错别字筛查分析采用基于词向量的错别字自动检测方法,运用N-gram语言模型计算概率,并运用词向量计算该词与前后语境词的关联度,以减少错别字的误报率。步骤为:
1)首先利用jieba分词器对目标文书S进行分词,分词后得到的文书元素记为Si;
2)计算文书元素Si的上下文语境的搭配关联度T;
搭配关联度T的计算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3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