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重力方向为导向的抛撒装置轴线方向重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3266.8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5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峰;王世英;郭双锋;曹玉武;袁宝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12/58 | 分类号: | F42B12/5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方向 导向 抛撒 装置 轴线 重合 | ||
1.一种以重力方向为导向的抛撒装置轴线方向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战斗部壳体(1)、抛撒装置(2)、滚珠(3);
战斗部壳体(1)的形状为第一空腔圆球壳体,战斗部壳体(1)的内表面为第一圆球面;
战斗部壳体(1)为液相装药战斗部壳体,高能燃料装填在战斗部壳体(1)内部,战斗部壳体(1)的外表面与导弹机械连接,导弹内径800~820mm,战斗部直径760~770mm,战斗部重量610~630kg,导弹与战斗部终点速度30~40m/s,导弹接近地面时,导弹轴线与地面不垂直;
抛撒装置(2)为回转体,抛撒装置(2)从上至下由四个部分组成,抛撒装置(2)从上至下分别为第二上端圆锥体、第二弹簧、第二圆柱体、第二下端圆锥体,抛撒装置(2)的第二上端圆锥体、第二弹簧、第二圆柱体、第二下端圆锥体共轴线,抛撒装置(2)的第二上端圆锥体的上端面为第二上端圆锥面,抛撒装置(2)的第二上端圆锥面上带有五个第二上端半圆球孔,其中一个第二上端半圆球孔位于第二上端圆锥面最上端,另外四个第二上端半圆球孔绕抛撒装置(2)的轴线均匀分布,抛撒装置(2)的第二弹簧受到压缩,抛撒装置(2)的第二圆柱体内部带有炸药,抛撒装置(2)的第二下端圆锥体的下端面为第二下端圆锥面,抛撒装置(2)的第二下端圆锥面上带有五个第二下端半圆球孔,其中一个第二下端半圆球孔位于第二下端圆锥面最下端,另外四个第二下端半圆球孔绕抛撒装置(2)的轴线均匀分布;
抛撒装置(2)的轴线过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球面球心,抛撒装置(2)的重心位于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球面球心下端,抛撒装置(2)的五个第二上端半圆球孔的球心距离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球面球心相同,抛撒装置(2)的五个第二下端半圆球孔的球心距离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球面球心相同,导弹轴线与地面不垂直时,以重力方向为导向的抛撒装置轴线方向重合装置负责将抛撒装置(2)的轴线调整至与地面垂直,以使第二圆柱体内部的炸药爆炸后抛撒高能燃料形成的云团轴线与地面垂直;
滚珠(3)的形状为第三圆球体,滚珠(3)的外表面为第三圆球面,滚珠(3)共十个;
其中五个滚珠(3)位于抛撒装置(2)的第二上端半圆球孔中,另外五个滚珠(3)位于抛撒装置(2)的第二下端半圆球孔中,每个滚珠(3)的第三圆球面均与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球面滚动配合接触,通过滚珠(3)的自由转动,使得抛撒装置(2)可以在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球面内部自由转动;
抛撒装置(2)的第二弹簧受到的压缩力为130~165N;
抛撒装置(2)的重心与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球面球心的距离为46~49mm;
滚珠(3)的第三圆球面与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球面滚动摩擦系数为A,滚珠(3)的第三圆球面与抛撒装置(2)的第二上端半圆球孔滚动摩擦系数为A,滚珠(3)的第三圆球面与抛撒装置(2)的第二下端半圆球孔滚动摩擦系数为A,A的值为0.086~0.091;
所述一种以重力方向为导向的抛撒装置轴线方向重合装置,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抛撒装置(2)与滚珠(3)装配;
步骤2:将滚珠(3)与战斗部壳体(1)装配;
步骤3:当导弹旋转时,战斗部壳体(1)跟着导弹旋转,抛撒装置(2)的重心偏离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球面球心下端位置,抛撒装置(2)受到重力作用,抛撒装置(2)的重力作用在抛撒装置(2)的质心位置,导弹受到空气阻力作用,空气阻力通过战斗部壳体(1)作用在抛撒装置(2)上,空气阻力对抛撒装置(2)的作用点为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球面球心位置,抛撒装置(2)的重力方向与空气阻力方向不重合,抛撒装置(2)的重力与空气阻力对抛撒装置(2)产生了转矩,抛撒装置(2)在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球面内部转动,直至转动至抛撒装置(2)的重力方向与空气阻力方向重合,此时,抛撒装置(2)的轴线垂直于地面,抛撒装置(2)不再受到转矩作用,抛撒装置(2)达到稳定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32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结构及发动机
- 下一篇:基于网站访问日志识别用户的方法及计算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