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Kubernetes零信任网络安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3094.4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9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韦克璐;王志雄;赵凯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G06F9/455;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雪 |
地址: | 5302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kubernetes 信任 网络安全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Kubernetes零信任网络安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属于云计算技术领域。包括:资源管理器用于不断收集、处理所有应用、服务、容器、主机和其他基础设施的信息;信任引擎用于动态评估访问请求的安全等级;策略引擎用于进行策略管理和规则下发;边车组件用于对进出Pod的请求进行验证和评分;流量收集器用于收集集群请求信息;所述资源管理器、证书引擎、策略引擎、边车组件、流量收集器以及信任引擎与Kubernetes的网络组件Calico和Etcd存储相互配合。本发明能够对Node与Pod两个部分都进行安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云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Kubernetes零信任网络安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IT基础设施的技术架构正在发生剧烈变革,Kubernetes以全新的视角降低应用程序的开发、管理、部署和运维成本,它的体系结构已成为快速开发,测试和部署应用程序的事实上的标准,在生产环境上得到大规模部署并被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
伴随着IT基础设施技术架构的变将,传统的内外网络边界也变得模糊,很难找到物理上的网络安全边界,企业无法基于传统的边界安全架构理念构筑安全基础设施。零信任对网络安全架构进行了范式上的颠覆,引导安全体系架构从网络中将将走向身份中将将,以身份为中将进行细粒度的自适应访问控制。
目前落地零信任概念包括Google BeyondCorp、Google ALTS、Azure Zero TrustFramework等,云上零信任体系,目前是一个新兴的技术趋势方向。Kubernetes的网络分为Node层网络与Pod层的网络两个部分,零信任网络需要针对Node与Pod两个部分都进行安全控制。
目前尚未存在基于Kubernetes的零信任网络的实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Kubernetes零信任网络安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能够能够对Node与Pod两个部分都进行安全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Kubernetes零信任网络安全系统,包括六个核将组件:
资源管理器,用于不断收集、处理所有应用、服务、容器、主机和其他基础设施的信息,首次上线时包含预设数据,同时监听kubernetes的资源变动并更新自身信息;
信任引擎,用于动态评估访问请求的安全等级,并在资源发生变动、废弃请求后重新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触发策略引擎生成新的策略;
证书引擎,用于保证组件间交互安全,根据资源管理器的数据,为不同的资源颁布对应的证书;
策略引擎,用于进行策略管理和规则下发,对外暴露接口,接收来自信任引擎的高级路由规则,转换为特定规则配置,下发将边车组件和网络组件中,边车组件)和网络组件分别控制Pod流量和Node流量的进出;
边车组件,用于对进出Pod的请求进行验证和评分,边车组件作为Pod的透明网络代理,在Pod容器启动时,由Kubernetes自动注入,拦截进出Pod的请求,基于证书引擎下发的证书进行双向mTLS验证和信任引擎的评分模型快速评分,根据验证和评分结果决定放行还是拒绝,边车组件以异步的方式将该请求的相关信息发送到流量收集器,用于信任引擎可能的后续评估;以及
流量收集器,用于收集集群请求信息,作为信任引擎重新评估时的依据;
所述资源管理器、证书引擎、策略引擎、边车组件、流量收集器以及信任引擎与Kubernetes的网络组件Calico和Etcd存储相互配合;其中网络组件用于系统网络连接,Etcd用于存储Kubernetes集群信息。
一种Kubernetes零信任网络安全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30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