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多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2047.8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4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席丽霞;丁凯;顾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28 | 分类号: | B22F10/28;B22F10/64;B22F10/366;B22F10/85;B22F9/04;C22C21/02;B33Y10/00;B33Y40/20;B33Y50/02;B33Y70/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芝强;胡建华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多相 增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强度高承载纳米多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基体以及分散在铝合金基体内的Al3Sc纳米增强相、Al3Zr纳米增强相和Al4C3纳米增强相;
所述铝合金基体为铝-硅-钪-锆-锰合金,其中,硅含量为0.5~2.0 wt.%,钪含量0.5~1.5 wt.%,锆含量0.2~1.0wt.%,锰含量为0.4~1.0 wt.%,余量为铝;
所述的高强度高承载纳米多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取铝合金基体粉末、多壁碳纳米管通过球磨机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球磨混合均匀,得到复合粉体;
(2)使用Soildworks软件建立目标零件的三维实体几何模型,然后利用Magics软件对该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并规划激光扫描路径,将三维实体离散成一系列二维数据,保存并导入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设备中;
(3)通过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设备,根据步骤(2)所导入的数据,将步骤(1)中的复合粉体逐层熔化并凝固,成形为三维实体零件;
(4)通过热处理设备将步骤(3)成形的三维实体零件在特定温度、时间下时效处理,即得;
步骤(4)中,热处理设备采用的时效温度为300~375℃,保温时间为3~6 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承载纳米多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铝合金基体粉末粒径分布范围在25~60μm,纯度大于99.0 %,粉末流动性65~74s/5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承载纳米多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多壁碳纳米管外径10-40 nm,长度10-50 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承载纳米多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多壁碳纳米管添加量占复合材料总质量的0.1~1.0 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承载纳米多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球磨机采用QM系列行星式球磨机,球料比为2:1,球磨转速为150~300 rpm,球磨时间为3~6 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承载纳米多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设备采用的激光功率为250~400W,激光扫描速度为400~1000m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20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