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分馈电网络和天线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61813.9 | 申请日: | 2021-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1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漆一宏;迟礼东;于伟;沈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馈电 网络 天线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差分馈电网络,用于产生具有180度相位差的两路输出信号,包括平行双线、公共金属边界和屏蔽部,三者共同形成共边界屏蔽双线结构:公共金属边界位于平行双线之间,屏蔽部与公共金属边界相连以形成两个屏蔽腔,平行双线分别位于两个屏蔽腔内。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双极化辐射单元和该差分馈电网络。本公开的差分馈电网络通过共边界屏蔽双线结构实现了TEM波的模式转换,能够在较宽的频段实现稳定而不受干扰的两路具有180度相位差的信号,通过本公开的差分馈电网络,能够拓展天线的工作带宽,有效降低辐射的交叉极化,改善天线方向图的对称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分馈电网络和一种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的馈电网络是天线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在无线通信射频电路中,采用差分馈电技术对天线馈电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馈电方式。差分馈电采用两个馈电端口,向其分别输入两路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80度的差模信号作为激励信号。差分馈电对天线实现低交叉极化和差模波束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天线技术的发展,对天线的应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宽带需求。差分馈电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于其是否能在较宽的频带内保持差分端口的传输信号反相。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描述了一种差分馈电网络和一种天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差分馈电网络,用于产生具有180度相位差的两路输出信号,包括平行双线、公共金属边界和屏蔽部,三者共同形成共边界屏蔽双线结构:公共金属边界位于平行双线之间,屏蔽部与公共金属边界相连以形成两个屏蔽腔,平行双线分别位于两个屏蔽腔内。
根据差分馈电网络的一个实施例,屏蔽部包括金属屏蔽层和金属连接部,金属连接部用于连接金属屏蔽层与公共金属边界。
根据差分馈电网络的一个实施例,平行双线先转换为过渡结构,再转换为共边界屏蔽双线结构。
根据差分馈电网络的一个实施例,过渡结构为屏蔽双线结构,屏蔽双线结构由平行双线和屏蔽部形成,其中,屏蔽部形成屏蔽腔,平行双线位于屏蔽腔内。
根据差分馈电网络的一个实施例,过渡结构为共边界双微带结构,共边界双微带结构由平行双线和公共金属边界形成,其中,公共金属边界位于平行双线之间。
根据差分馈电网络的一个实施例,平行双线由微带线转换而来。
根据差分馈电网络的一个实施例,差分馈电网络设置在PCB板上,PCB板包括多个金属层,其中,平行双线分别设置在两个金属层,公共金属边界设置在平行双线之间的金属层,金属屏蔽层设置在平行双线外侧的两个金属层,金属连接部贯穿于金属屏蔽层和公共金属边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天线,包括:双极化辐射单元,用于向空间辐射或从空间接收电磁波;以及前述差分馈电网络,用于对双极化辐射单元进行差分馈电。
本公开的差分馈电技术通过共边界屏蔽双线结构实现了TEM波的模式转换,能够在较宽的频段实现稳定而不受干扰的两路具有180度相位差的信号,使用本公开的差分馈电网络,能够拓展天线的工作带宽,有效降低辐射的交叉极化,改善天线方向图的对称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根据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差分馈电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根据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差分馈电网络周围的电场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根据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差分馈电网络周围的电场仿真图。
图4是本公开根据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差分馈电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根据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差分馈电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18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系统结构装置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活塞焊接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