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61734.8 | 申请日: | 2021-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罗福兴;陈洪法;吕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13/32 | 分类号: | B65B13/32;B23K11/11;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坚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6 | 代理人: | 张剑英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捆 设备 焊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属于钢带打捆技术领域,通过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提供电源;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工作系统,所述工作系统与所述水冷系统连接,且,所述工作系统包括:焊接电极机构,所述焊接电极机构位于所述工作系统的端部,其中,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具有一电极底板;电极位移机构,所述电极位移机构与所述焊接电极机构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电极位移机构实现所述电极底板的位置的移动,并通过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实现钢带的点焊接,从而达到了节约成本,焊接钢扣可避免对被打捆的产品造成划伤压痕等损伤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带打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行业中,生产的卷状带钢在出厂时都要进行打捆包装,以防止钢卷松卷。因此,钢带打捆机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的轧钢类车间,包括热轧冷轧。目前国内钢铁行业打捆的大多是传动的钢带包扣咬合方式对钢管捆、钢卷捆进行打捆。
但是,钢铁企业精整线或对表面质量有严格要求的成品,采用咬合打包扣,打包钢带收紧后,由于钢扣错牙结构、表面凹凸不平、切口锋利,对精密的产品存在划痕,压痕等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了产品质量,为避免上述情况,可采用传动咬合打包扣加保护垫的办法进行改良。但是保护垫的使用涉及设备功能的增加,产品成本的增加,生产节拍的延时等,严重影响了钢带打捆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其点焊接装置和点焊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扣对产品存在划痕,压痕等不同程度的损伤,对钢带打捆质量和效率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约成本,避免焊接钢扣对被打捆的产品造成划伤压痕等损伤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点焊接装置,用于钢带打捆设备,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提供电源;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工作系统,所述工作系统与所述水冷系统连接,且,所述工作系统包括:焊接电极机构,所述焊接电极机构位于所述工作系统的端部,其中,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具有一电极底板;电极位移机构,所述电极位移机构与所述焊接电极机构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电极位移机构实现所述电极底板的位置的移动,并通过所述焊接电极机构实现钢带的点焊接。
优选的,还包括:所述焊接电极机构还包括一杠杆和气缸,其中,所述电极底板在所述杠杆和气缸的作用下实现打开或闭合。
优选的,所述电极底板与所述杠杆之间设置有一绝缘件。
优选的,所述焊接电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其中,第一焊接电极机构和第二焊接电极机构相对设置在所述工作系统的两端部。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为焊接变压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钢带打捆设备,包括前述的点焊接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点焊接方法,包括:步骤1:第一焊接电极机构的电极底板在第一杠杆和第一气缸的作用下闭合,且,第二焊接电极机构的电极底板在第二杠杆和第二气缸的作用下打开;步骤2:当钢带完成打捆、穿带、咬带后,以使焊接扣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和第二焊接电极机构之间;步骤3: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在所述第二杠杆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作用下闭合,以使所述焊接扣分别与所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的电极底板、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的电极底板的相接触;步骤4:焊接变压器放电,电流通过所述第一焊接电极机构经过所述焊接扣到达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将所述焊接扣焊接;步骤5:打开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完成第一位置的点焊接;步骤6:电极位移机构带动所述第二焊接电极机构偏转一预定距离;步骤7:重复上述步骤3~5,完成第二位置的点焊接。
优选的,所述完成第二位置的点焊接之后,还包括:开启咬扣切带单元动作,以使所述焊接扣切断;重复上述步骤3~5,完成第三位置的点焊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1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粮食取样机
- 下一篇:一种解密磁盘数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