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生活污水和脱硫废水同步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0254.X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峰;唐乾;徐凤麒;王廷勇;董如意;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52;C02F1/56;C02F1/32;C02F1/24;C02F1/72;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266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生活 污水 脱硫 废水 同步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和脱硫废水同步处理装置,包括混合罐、絮凝泵、絮凝气浮设备、压缩空气入口、中间储罐、过滤泵、过滤紫外一体设备和收集储罐。絮凝气浮设备包括絮凝池和气浮池,絮凝池的顶部入口处设有加药泵,气浮池的底部设有曝气装置,压缩空气入口与曝气装置相连。过滤紫外一体设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滤层和紫外层,过滤层内设有多个纤维球,紫外层的侧壁设有多个紫外灯设备。混合罐的出口通过絮凝泵与絮凝气浮设备的入口连通,絮凝气浮设备的出口与中间储罐的入口连通,中间储罐的出口与过滤泵的入口连通,过滤泵的出口与过滤紫外一体设备的顶部入口连通,过滤紫外一体设备的底部出口与收集储罐的入口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和脱硫废水同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海洋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船舶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和船舶废气脱硫废水的处理排放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根据IMO(国际海事组织)决议(MEPC.227(64)标准)对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排放提出的要求,船舶生活污水的主要指标包括5天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pH值、总悬浮颗粒物(TSS)、耐热大肠杆菌以及残余氯等。采用洗涤水技术洗涤船舶废气进行脱硫时,船舶废气中完全燃烧的油类物质和颗粒物会进入洗涤水中,根据IMO决议(MEPC.259(68)标准)需对脱硫废水的浊度、pH值、PAH(多环芳烃)含量以及硝酸含量进行连续测试,以满足排放要求。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小型组合式生物法(污泥法、MBR法(即膜生物反应器法)等)和电化学法(电絮凝、电解海水制氯等),但实践中小型组合式生物法和电化学法处理技术都存在着很多不足。生物法处理技术应用比较广泛,但存在许多缺点,包括:1、处理装置体积大,无法处理灰水,而且必须正确地培养细菌,没有细菌就无法对废水进行处理,操作人员应具有专业的知识;2、生物法处理技术无法随时启运,船舶一旦靠岸,污水量不足,将会导致以分解污水为生的细菌死亡,而细菌一旦死亡,再次正常运行须一周以上;3、生物法处理技术需要定期添加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不仅占地,而且化学消毒剂的储存有较大风险;4、细菌不能适应较大幅度的水量与水质变化冲击;5、需定期清理储罐内的污渣(有恶臭)。采用电化学法经过滤和粉碎后的污水中仍含有具有一定粒径的固体颗粒,这些固体颗粒若直接进入电絮凝装置中,由于电絮凝对颗粒的处理效果不显著,容易造成电解槽的污染,从而导致极板的电解效率及氧化能力大大下降;同时使用电解海水制氯氧化处理废水的方法,由于次氯酸氧化能力弱,不能有效降解污染物,同时次氯酸寿命长,容易造成残余氯,处理后还需要对残余氯进行处理。故现有的生物法和电化学法都不能有效地满足IMO决议(MEPC.227(64)标准)对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排放标准。
目前国际上多以离心机或陶瓷膜过滤为核心对船舶废气脱硫废水进行处理,以离心机为核心的装置处理量小、处理浓度低、能耗高,以陶瓷膜过滤为核心的装置价格高、易堵塞、维修费用高、处理浓度低,都无法满足需求。
同时,现阶段对于船舶生活污水和船舶脱硫废水的处理需各自安装处理装置,总占地面积大,多种配套设备重复配备,且现有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和船舶废气脱硫废水处理装置都不能有效地满足IMO船舶水污染排放标准,因此,必须对现有处理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或研制新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和脱硫废水同步处理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采用“结构化絮凝气浮+纤维球过滤紫外一体”的综合方法同步处理船舶生活污水和船舶脱硫废水的混合水,不仅减小了整套设备的体积,降低了设备的采购成本及运营维护成本,而且该同步处理装置可处理浓度高、处理量大,可适用于各种船舶。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和脱硫废水同步处理装置,包括混合罐、絮凝泵、絮凝气浮设备、压缩空气入口、中间储罐、过滤泵、过滤紫外一体设备和收集储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02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