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系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0211.1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5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欣;谢宇;童利民;王攀;蔡大卫;潘婧;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2/00 | 分类号: | C03C12/00;C03C3/32;C03B1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系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AsxSySe100‑x‑y玻璃粉末分散在导热油中加热直至熔融形成微球,其中,x=10~40,y=0~62,所述导热油的沸点高于AsxSySe100‑x‑y玻璃粉末的软化温度;(2)加入有机溶剂溶解导热油,再将微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本发明制备工艺及其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单次可制备大量不同尺寸的微球。本发明制备的硫系玻璃微球的直径范围从亚微米到几百个微米,偏心率≤0.2%,在近红外波段(1550nm波长附近)的品质因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微球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硫系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是一种利用光在介质边界处发生连续全内反射的结构。这种光学微腔由于其极高的品质因数(可达1010)以及非常小的模式体积,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与传统的F-P腔相比,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具有成本低、易于制备、品质因子高、模式体积小等优点,已逐渐应用于光学传感器、光学滤波器、极低阈值激光器、光学非线性、腔量子电动力学等研究领域。
目前关于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的研究由于材料透过波段限制而主要分布在可见光以及近红外波段,工作中红外波段的光学微腔鲜有报道。在众多形式的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中,最为典型的是SiO2微球腔,这种腔主要通过CO2激光加热熔融SiO2锥形光纤尖端制成。但由于该材料在中红外波段损耗较大,所以在中红外的研究及应用遭受阻碍。另一方面,硫系玻璃(无机非氧化物玻璃材料中的一大类,以S、Se、Te为基础成分且引入一定量其他弱电负性的元素如As,Ga等)由于其具有宽谱的透过率(含中红外)、较高的非线性折射率、较小的双光子吸收系数、超快的克尔响应等独特的光学性质而倍受关注。目前,基于硫系玻璃的光学器件已经逐步应用到分子传感、光学非线性、中红外光源产生等领域。
目前已报道的硫系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电加热器(或CO2激光)加热硫系玻璃光纤锥法、高温粉末漂浮熔融法、硫系玻璃-聚合物复合光纤热处理法、连续激光熔融锥形硫系玻璃光纤法等。上述方法中,电加热器(或CO2激光)加热硫系玻璃光纤锥法需要先将光纤进行预拉锥处理,微球的尺寸受限于拉锥光纤的直径,且通常一次只能制备一个微球,无法实现批量制备;而部分方法,如高温粉末漂浮熔融法,虽然可以实现硫系玻璃微球的批量制备,但是微球的形成依赖于硫系玻璃粉末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熔融变形成球状,因此一般需要很长的加热区,这使得制备系统体积大、造价相对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系玻璃微球的新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硫系玻璃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AsxSySe100-x-y玻璃粉末分散在导热油中加热直至熔融形成微球,其中,x=10~40,y=0~62,所述导热油的沸点高于AsxSySe100-x-y玻璃粉末的软化温度;
(2)加入有机溶剂溶解导热油,再将微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x=40、y=60;或者,x=40、y=0;或者,x=38、y=62;或者,x=38、y=0;或者,x=40、y=30;或者,x=10、y=45。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导热油为硅油。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导热油为二甲基硅油或苯基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0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用中药鼻炎药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闸门无级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