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59559.9 | 申请日: | 2021-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1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钱鑫;谭乃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胜达环境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5/084 | 分类号: | D01D5/084;D01D5/092;D01D5/22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徐笑阳 |
| 地址: | 11129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涤纶 短纤维 生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包括喷丝板以及设置在喷丝板下的环吹设备,所述喷丝板包括喷丝板主体以及设在喷丝板主体边缘环形区域上的多个喷丝孔,所述喷丝孔沿喷丝板主体的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所述环吹设备包括安装在喷丝板下的第一环吹风罩,以及设置在第一环吹风罩下的第二环吹风罩,所述第一环吹风罩用于环吹冷风,第二环吹风罩用于环吹热风;本发明调整了喷丝孔形状,并采用先对纤维丝束进行风冷定型,再通过热风加热使其截面发生形变的手段,改变纤维径向形态,由于制得的螺旋形卷曲状纤维内部具有多层间隙,其保温性能相对于单孔中空纤维明显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再生涤纶纤维多为实心圆形截面,在吸湿保暖性应用方面有一定局限性,而中空涤纶纤维作为典型的差别化涤纶纤维品种,相比常规的圆形截面涤纶纤维,在过滤性能、保暖性能、导湿性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其相比于圆形截面纤维,对原料特性粘度及纯度均有更高要求。同时,目前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主要为熔融的聚酯熔体受压力由喷丝板上的喷丝孔挤出,由卷绕机牵引而拉丝。以往喷丝孔形状直接影响纤维的截面形状,纤维截面形状在形成后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装置,包括喷丝板以及设置在喷丝板下的环吹设备,所述喷丝板包括喷丝板主体以及设在喷丝板主体边缘环形区域上的多个喷丝孔,所述喷丝孔沿喷丝板主体的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所述环吹设备包括安装在喷丝板下的第一环吹风罩,以及设置在第一环吹风罩下的第二环吹风罩,所述第一环吹风罩用于环吹冷风,第二环吹风罩用于环吹热风。
进一步地,所述喷丝孔为弧形孔,各喷丝孔在喷丝板主体的径向上错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喷丝孔为四段圆弧相连接形成的的圆弧孔,四段圆弧中,对向的圆弧弦长相同,相邻圆弧的弦长之比为15~25。
进一步地,所述喷丝孔为四段圆弧相连接形成的的圆弧孔,四段圆弧为沿喷丝板径向上布设的内圆弧及外圆弧,以及对称设置的连接内、外圆弧的两个侧圆弧,所述内、外圆弧及侧圆弧的弯曲方向皆朝向板内;所述内、外圆弧的圆心角为1~2°,直径为5500mm~6000mm;所述侧圆弧为直径0.05~0.20mm的半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吹风罩设置在距喷丝板下表面5~8cm处,第一环吹风罩高度为20~30cm,距第一环吹风风罩下沿5~10cm处设置第二环吹风罩,第二环吹风罩高度为20~30cm。
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上述生产装置的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包括如下步骤:纺丝原料熔融后经喷丝板挤出,受牵引机牵引而形成纤维初生丝束,在受牵引机牵引过程中,通过第一环吹风罩对纤维初生丝束环吹冷风,纤维初生丝束冷却定型后,再通过第二环吹风罩对其环吹热风,即得到截面为螺旋卷曲状的涤纶短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冷风风温15~20℃、风湿75~85%、中心风速6~10m/s,所述热风风压1000~1100Pa、风温70~75℃。
进一步地,所述冷风风向垂直于纤维初生丝束,所述热风风向为向下倾斜10~30°。
进一步地,纤维初生丝束受到牵引机的牵引速度为1050~1150m/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胜达环境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辽宁胜达环境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95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