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丝面料的防经柳筛选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8526.2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3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于兴建;杜国栋;韩耀攀;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233 | 分类号: | D03D15/233;D03D15/225;D01C3/02;D06B3/04;D06B3/10;D06P1/38;D06P1/39;D06P1/41;D06P3/04;D06P3/06;D06P3/1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杨娜 |
地址: | 255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丝面料 防经柳 筛选 方法 应用 | ||
一种真丝面料的防经柳筛选方法及应用,属于真丝染色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蚕丝取样,2)蚕丝染色,3)蚕丝比色,4)面料取样,5)面料染色,6)面料比色;步骤2)蚕丝染色采用中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染色;步骤5)面料染色采用中性染料或酸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染色。本发明的筛选方法能有效解决真丝面料染色时的经柳问题,应用于筛选适合染敏感色的真丝面料。本发明的筛选方法的应用,作为筛选工序,在真丝面料敏感色染色领域的应用。
技术领域
一种真丝面料的防经柳筛选方法及应用,属于真丝染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真丝面料是指以真丝作为纱线织造得面料,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真丝作为经纱,纬纱采用真丝纱线或者其他纤维纱线织造而成。真丝面料包括全真丝面料和真丝交织面料。经纱和纬纱均采用真丝纱线的面料俗称全真丝面料;而经纱为真丝纱线、纬纱为天然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的面料称为真丝交织面料。常见的真丝交织面料是以真丝经纱,与棉、麻、粘胶、莫代尔中的至少一种纤维纺成的纬纱交织而成。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目前真丝面料染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染色时易出现经柳问题。经柳问题是指面料经纱方向因吸色差异而形成的影条。经柳在真丝面料上沿经纱方向分布,整匹真丝面料呈现单根或多根经纱发亮或发暗的影条。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将购买的蚕茧进行人工筛选,保证外观和物理指标趋于一致,尽量同批次纺纱,以减少经柳问题,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经柳问题仍然频发。为了解决经柳问题,现有技术多采用对经柳二次修复的方式,对产生经柳的真丝面料进行增白、二次染色遮盖或者印花处理,这些方法首先并不能完全掩盖经柳问题,其次较耗费工时、成本较高,而且蚕丝是动物纤维,在二次修复过程中会导致真丝面料的光泽、强力下降。
目前真丝的成本逐年升高,未经染色的前提下,真丝交织面料成本价在110~140元/米,全真丝面料成本价在200~300元/米。而经柳问题难以二次修复,一旦出现,经柳往往会贯穿整匹面料,整匹(50±5米)只能降等处理,经济损失较高。
第二,经柳问题在染敏感色时尤为突出。由于真丝蛋白质纤维的属性,现有技术中,采用在酸性条件下,使用酸性染料或中性染料对真丝纱线染色。由于酸性及中性染料的分子量较大,与真丝纤维的化学亲和力牢固性较弱,导致染色遮盖力较差,在染部分咖啡色、灰色、军绿、棕色这类敏感色系时极易出现经柳疵病。真丝染敏感色时色差较为严重,易导致一缸染色的面料上真丝纱线出现三个以上的色差,造成面料无法使用。后续返修不仅造成较大浪费,还会造成面料的损伤。
经柳问题由于发生在经向,贯穿整匹面料,相比纬向的问题更为难以解决,损失更大。经柳问题染色前无法看出,染色后在面料上显现,现有技术难以规避。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能有效解决真丝面料染色经柳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真丝面料的防经柳筛选方法及应用,该筛选方法能有效解决真丝面料染色时的经柳问题,应用于筛选适合染敏感色的真丝面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方法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真丝面料的防经柳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蚕丝取样:将蚕丝按采购地区进行分类、取样,得蚕丝样品;
2)蚕丝染色:将蚕丝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脱胶、染色,获得染色蚕丝样品;染色:采用中性染料,在酸性环境下染色;
3)蚕丝比色:对染色蚕丝样品进行比色,按色差分级,同等级蚕丝进行纺纱、织造;
4)面料取样:自织造好的每匹真丝面料上,截取全幅宽的布样;
5)面料染色:将多个布样同条件下染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8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