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环保型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8167.0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2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穗超;李昭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昭锴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21/10;B32B21/14;B32B7/12;B27D1/04;B27D1/08;B27M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王允辉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环保 人造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环保型人造板及制造方法,该人造板包括人造板本体,人造板本体由上到下包括依次粘接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二层为网格层,所述网格层是由多个相互平行并且间隔分布的横条片和多个相互平行并且间隔分布的纵条片相互插接而成,所述横条片和纵条片都垂直于第一层和第三层,根据需要,制成三层或五层或七层或九层人造板结构。本发明的人造板,由于将中间层设计成网格状结构,并且网格层中的各个横条片和纵条片采用插接的方式,克服了传统人造板大量使用胶水、密度大的缺陷,并且在具有轻量化的同时,还能保证板材的承载力,具有使用胶水更少、环保性更高、板材用量更少、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板,具体是涉及一种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造板存在胶水使用量大、木材用量大、密度大、制造成本高的缺陷,比如,国家专利局公开了公开号为CN111203944A的专利文献,该专利文献是属于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室内的防潮型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潮性能更佳,同时,人造板生产效率高和牢固度更佳的用于室内的防潮型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室内的防潮型人造板,包括有第一防水胶层、第一干燥层、复合芯层、第二干燥层、复合插板和第二防水胶层;第一防水胶层顶部设有复合插槽等;第二防水胶层底部固接有与复合插槽间隙配合的复合插板,第一干燥层、复合芯层、第二干燥层复合粘接。本发明达到防潮性能更佳,同时,人造板生产效率高和牢固度更佳的效果。
上述专利文献,在各层间不仅涂一层胶粘接,而且还专门设置了第一防水胶层和第二防水胶层,用胶量不仅大,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还不够环保。
再比如,国家专利局公开了公开号为CN210525971U的专利文献,该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磨复合人造板,其结构包括人造板主体、泡沫层、隔音装置和耐磨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人造板主体、泡沫层和隔音装置外表面设置耐磨装置,而环氧地坪漆层在人造板主体、泡沫层和隔音装置外表面进行喷涂,而围框在人造板主体、泡沫层和隔音装置的外围处通过固定件进行稳固,提供边角的保护,达到了提供漆层与边固部件即可完成防磨损处理的有益效果;并且在泡沫层外侧设置隔音装置,经过刨花条板当中的通孔,刨花波峰板和波峰吸音棉之间的空隙,提供空间隔音的效果,且由PUR吸声海绵和波峰吸音棉进行进行隔音与吸音的效果,达到了提供多种隔音部件进行组合以提高隔音效果。上述专利文献也同样存在用胶量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胶量少、密度小的轻量化环保型人造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环保型人造板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量化环保型人造板,包括人造板本体,人造板本体由上到下包括依次粘接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二层为网格层,所述网格层是由多个相互平行并且间隔分布的横条片和多个相互平行并且间隔分布的纵条片相互插接而成,所述横条片和纵条片都垂直于第一层和第三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条片和纵条片的侧边都间隔分布有多个插槽,横条片和纵条片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条片和纵条片插接后,横条片的上侧边与纵条片的上侧边平齐,横条片的下侧边与纵条片的下侧边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条片和纵条片的厚度为1-10mm,宽度为5-5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和第三层是厚度为1-10mm的板材;第二层的厚度等于横条片和纵条片的宽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层和第五层,第五层与第四层粘接,第四层与第三层粘接,所述第四层为网格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六层和第七层,第七层与第六层粘接,第六层与第五层粘接,所述第六层为网格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昭锴,未经李昭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8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土体沉降监测装置和自动回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桩的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