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电池健康的综合评估方法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8158.1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6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军;万毓森;翟钧;马明泽;张敏;贺小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78;G01R31/39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电池 健康 综合 评估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健康的综合评估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步骤S1,提取电动汽车的原始工况数据,并对原始工况数据中的异常数据进行过滤;步骤S2,计算电池容量的衰减系数A;步骤S3,通过原始工况数据构建车辆故障事件表,计算电池故障报警系数B;步骤S4,根据不同电池的型号与特性,构建不同电池型号的体检指标配置表,并按照预设体检指标评级规则计算监测指标分数C;步骤S5,结合电池容量衰减系数A、电池故障报警系数B以及监测指标分数C,整理得到电池的健康度分数。通过本发明能够在线快速检测电池的健康状态,还能在更多实际应用场景对电池的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健康的综合评估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动力电池是影响汽车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生产厂家,对动力电池的健康度进行评价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现有的一些测量电池健康度计算方式大部分是基于电池容量的角度进行考虑,包括直接放电法和等效电路模型法。其中,直接放电法需要对电池进行长时间静置后才能测得,耗时过长、无法实时估算且不易实施。等效电路模型法不仅需要适当的电池模型和精确测定的参数,还需要大规模计算能力和精确的初始化才能保证估值的精确度。同时考虑到等效电路模型针对性较强的特性,当面对不同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具有不确定性,不易扩展到其他电池,从而不适合实际的应用场景。
上述方法对电池健康度只是从容量前后变化来评估电池健康情况,不能整体反映电池健康现有的整体情况。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健康的综合评估方法及存储介质,来准确评估电池健康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健康的综合评估方法,用于解决传统测量电池健康度的计算方法过于复杂,耗时过长,不能整体反映电池健康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健康的综合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取电动汽车的原始工况数据,并对原始工况数据中的异常数据进行过滤;
步骤S2,计算现有电池容量的衰减系数A;
步骤S3,通过原始工况数据构建车辆故障事件表,计算电池故障报警系数B;
步骤S4,根据不同电池的型号与特性,构建不同电池型号的体检指标配置表,并按照预设体检指标评级规则计算监测指标分数C;
步骤S5,结合电池容量衰减系数A、电池故障报警系数B以及监测指标分数C,整理得到电池的健康度分数的表达式为:
MAX(20*A*B–C+100,0)+80*A*B。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对原始工况数据中的异常数据进行过滤,具体包括:
步骤S101,通过原始工况数据计算电池放电行程与充电行程统计数据;
步骤S102,针对充电放电行程中的数据进行检验,当检测出行程是无效的行程时,将无效行程剔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01,构建电池容量的衰减模型,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电池充电容量的月度水平,并设定初始分为100分,进行量化评定;
步骤S202,训练电池容量的衰减模型,统计电池充电电量的月度平均水平,并将之与初始30天的数据进行对比,计算环比下降幅度,设定基准分为100分;
步骤S203,将统计出的数据作为输入量输入至电池容量的衰减模型,通过分段函数,计算得到电池容量衰减系数,其中,所述分段函数的表达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81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网广域互动消息传输结构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横行滑板及框架式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