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救援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8156.2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5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南海燕;孙克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海燕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A62B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凉水河一街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救援 机器人 | ||
1.一种管道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抱臂机构(1),被困人员站立在抱臂机构(1)上来带出管道;
移动机构(2),安装在抱臂机构(1)上;
自动安全空降绳机构(3),安装在移动机构(2)里;
视频控制模块,安装在移动机构(2)上;
所述抱臂机构(1)包括:抱臂机构基座(101)、滑道板(102)、马达(103)、双向气缸(104)、连接臂(105)、滑块(106)、电缸(107)、踏板连接杆(108)和踏板(109);
抱臂机构基座(101)起到连接作用;滑道板(102)固定安装在抱臂机构基座(101)下面;滑块(106)滑动安装在滑道板(102)下面,连接臂(105)转动安装在滑块(106)上,马达(103)固定安装在滑块(106)上,其电机轴与连接臂(105)固定连接;双向气缸(104)安装在两个连接臂(105)中间;电缸(107)缸体底部转动安装在连接臂(105)的转轴上;踏板连接杆(108)转动安装在连接臂(105)下面的转轴上,其后端与电缸(107)活塞杆端部转动连接;踏板(109)安装在踏板连接杆(108)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主箱体(201)、上连杆(202)、履带(203)、履带侧板(204)、下连杆(205)、撑开杆(206)、移动机构基座(207)、电机(208)、丝杠块(209)和丝杠(210);
所述的主箱体(201)下面设有移动机构基座(207);在履带侧板(204)上面安装有履带(203);上连杆(202)一端转动安装在主箱体(201)上面,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履带侧板(204)上面;下连杆(205)一端转动安装在主箱体(201)上面,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履带侧板(204)上面,其位置在上连杆(202)下方;
所述丝杠块(209)安装在丝杠(210)上,撑开杆(206)一端与丝杠块(209)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连杆(205)转动连接;电动机(208)侧面固定安装在主箱体(201),其电机轴与丝杠(210)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安全空降绳机构(3)包括:步进电机(301)、电机支架(302)、步进电机齿轮(303)、转轴A(304)、转轴A边齿轮(305)、转轴A中齿轮(306)、转轴B边齿轮(307)、转轴B中齿轮(308)、转轴B(309)、转轴C齿轮(310)、轴承(311)、连接绳(312)、挂环(313)和转轴C(314);
所述电机支架(302)固定安装在主箱体(201)里,步进电机(301)固定安装在电机支架(302)上,其电机轴与步进电机齿轮(303)固定连接;转轴A边齿轮(305)和转轴A中齿轮(306)固定安装在转轴A(304)上,转轴A中齿轮(306)与步进电机齿轮(303)相互啮合;
所述转轴B边齿轮(307)和转轴B中齿轮(308)固定安装在转轴B(309)上,转轴B中齿轮(308)与转轴A边齿轮(305)相互啮合;转轴C齿轮(310)固定安装在转轴C(314)上,连接绳(312)一端与转轴C(31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挂环(313)固定连接,所述转轴C齿轮(301)与转轴B边齿轮(307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管道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控制模块包括:高清夜视仪、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高清夜视仪围绕移动机构(2)一圈设置,无死角观测整个机器人周围的环境,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与地面控制中心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海燕,未经南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81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开启的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碳激光管指示光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