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舶的脱硫废液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7717.7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秦省军;范春学;赵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电智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0 | 代理人: | 李晓雯 |
地址: | 10014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舶 脱硫 废液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的脱硫废液处理系统,包括:混合单元,能够接收脱硫废液和添加剂并将脱硫废液和添加剂混合为低浓度渣液,其中添加剂包括混凝剂、中和剂和/或重金属脱除剂;与混合单元连接的固液分离单元,其既能将低浓度渣液分离为脱渣液和高浓度渣液,又将脱渣液和高浓度渣液分别排放到海洋和指定的收集区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船舶的脱硫废液处理系统帮助解决了脱硫废液在被排放后污染、破坏海洋的问题,具体是避免或降低了悬浮颗粒(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重金属离子、酸和/或碱等有害物质对海洋的污染和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的脱硫废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世界货物运输中,海洋运输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海洋货物运输具有通行能力大、运输量大、运费低廉、对货物的适应性强、速度较低、风险较大等特点。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三分之二以上和我国进出口货物运输总量的90%都是利用海洋运输。在海洋运输过程中,船舶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和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也日趋严重。船舶柴油机燃烧排放的尾气主要以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为主,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船舶尾气年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和14%。因此,国际海事组织(IMO)作出了到2020年全球实施船用燃料硫含量上限为0.50wt%的决定。
目前,防止船舶尾气污染的处理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采用低硫含量的燃油,采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替代燃料,或使用经批准的船舶废气脱硫技术。其中,船舶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但在废气脱硫过程中会产生脱硫废液,脱硫废液中包含有悬浮颗粒(主要成分芳香族化合物)、重金属离子、酸和/或碱等有害物质,其在被排放到海洋后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的脱硫废液处理系统,用于解决脱硫废液在被排放后污染、破坏海洋的问题,具体是避免或降低了悬浮颗粒(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重金属离子、酸和/或碱等有害物质对海洋的污染和破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的脱硫废液处理系统,包括:混合单元,能够接收脱硫废液和添加剂并将所述脱硫废液和添加剂混合为低浓度渣液,其中所述添加剂包括混凝剂、中和剂和/或重金属脱除剂;与所述混合单元连接的固液分离单元,其既能将所述低浓度渣液分离为脱渣液和高浓度渣液,又将所述脱渣液和高浓度渣液分别排放到海洋和指定的收集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包括将所述低浓度渣液分离为中浓度渣液和所述脱渣液的一级固液分离装置和能够将所述中浓度渣液分离为所述高浓度渣液和脱渣液的二级固液分离装置,所述一级固液分离装置的低浓度渣液进口与所述混合单元的低浓度渣液出口相连,所述一级固液分离装置的中浓度渣液出口与所述二级固液分离装置的中浓度渣液进口相连,所述一级固液分离装置的脱渣液出口用于排出所述脱渣液,所述二级固液分离装置的高浓度渣液出口用于排出所述高浓度渣液,所述二级固液分离装置的脱渣液出口也用于排出所述脱渣液。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瓶子形的壳体,所述中浓度渣液进口,设在所述壳体的瓶底端上;所述高浓度渣液出口,设在所述壳体的瓶口端上;弯管,其插入在所述壳体内,其进口位于所述壳体内并朝向所述壳体的中浓度渣液进口,而其出口位于所述壳体外并作为所述二级固液分离装置的脱渣液出口;叶轮,其设在所述壳体的瓶底端内;动力源,设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或外部且用于驱动所述叶轮转动;其中,所述动力源构造成能够驱动所述叶轮转动,并促使所述中浓度渣液在所述叶轮的搅动下产生涡旋并进行固液分离,以使分离出的所述高浓度渣液和脱渣液分别从所述高浓度渣液出口和脱渣液出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叶轮靠近所述壳体的中浓度渣液进口一侧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横截面面积沿着所述中浓度渣液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包括转轴及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叶片,其中所述叶片的数量为10-24片,所述叶片与转轴的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8-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7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