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型钢结构弯扭构件用辅助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7666.8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5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胡健;金仁才;李志涛;赵锋;钱元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金贝贝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型 钢结构 构件 辅助 定位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型钢结构弯扭构件用辅助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属于钢结构用具领域。本发明的辅助定位系统,包括夹持单元和胎架单元,夹持单元用于夹持在弯扭构件的外面板和内面板两侧,胎架单元用于从底部支撑弯扭构件的下面板;沿弯扭构件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别间隔设置有多组夹持单元和胎架单元。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针对异型钢弯扭构件缺乏有效定位支撑的问题,利用本发明的辅助定位系统可以进行有效支撑定位,解决弯扭构件壁板的组装定位问题,消除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且本发明的定位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异型钢结构弯扭构件用辅助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场馆或其他公共类异形建筑,多采用异形钢结构,设计师为实现其绚丽多彩的设计创意,多采用异形钢结构弯扭构件。如滁州市奥体中心项目设计创意为锦绣青花,为凸显青花瓷的设计创意。该项目以钢结构弯扭构件为立面受力结构,由于弯扭构件轴线在空间弯曲的同时,截面同时沿轴线旋转,且每个杆件均不相同,因此加工难度极大,弯扭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弯扭构件四块壁板在组装过程中,由于每块壁板均为扭曲的曲面,有一定的加工误差,因此需要在组装过程中对上面及侧面壁板进行固定和校核,以确保弯扭构件的加工精度,解决壁板组装过程中固定定位问题,消除壁板加工误差。如何对这种特殊结构的弯扭构件进行有效定位支撑,行业内尚缺乏相关设计。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5788163,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组合弓形夹,包括支板和弓形夹,多个弓形夹依次固定在支板上;弓形夹包括夹体和与夹体螺纹配合的螺杆,螺杆两端分别设有夹头和手杆。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09397240,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夹持激振器的弓形夹,包括上横梁、上侧梁、竖梁、夹头、下横梁、下侧梁、螺杆和手杆,上横梁、竖梁和下横梁构成弓形夹的夹体,夹头、上侧梁、下侧梁、螺杆和手杆构成弓形夹的夹持部,螺杆一端穿过下侧梁另一端与夹头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手杆连接,夹头另一端正对上侧梁朝下的自由端,上侧梁和下侧梁均与上横梁、竖梁和下横梁垂直,且上侧梁和下侧梁位于夹体同一侧并朝向相同。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3175022,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轻型钢筋笼支撑胎架及支撑系统,支撑胎架包括枕片、夹板和垫板;枕片具有相对设置的支撑端和连接端;支撑端设置有用于匹配钢筋笼外形的弧形槽,连接端与夹板固定连接;弧形槽的两侧设置有吊装孔;夹板远离枕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垫板。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1225406,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弯扭箱型构件拼装用胎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支架、支承板、卡槽板和卡板,支承板上分别开有若干与卡槽板对应的卡槽孔,卡槽板的侧边设有一支撑块,且卡槽板上开有若干卡槽,卡槽板焊接在卡槽孔上,卡板安装在卡槽上。以上申请案均涉及目前行业内一些常规的支撑或夹持部件,但针对上述异型钢弯扭构件的有效定位支撑,仍缺乏合理的系统化设计。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针对异型钢弯扭构件缺乏有效定位支撑的问题,拟提供一种异型钢结构弯扭构件用辅助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利用本发明的辅助定位系统可以进行有效支撑定位,解决弯扭构件壁板的组装定位问题,消除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且本发明的定位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成本较低。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异型钢结构弯扭构件用辅助定位系统,包括夹持单元和胎架单元,夹持单元用于夹持在弯扭构件的外面板和内面板两侧,胎架单元用于从底部支撑弯扭构件的下面板;沿弯扭构件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别间隔设置有多组夹持单元和胎架单元。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于外面板和内面板之间的中撑杆,沿弯扭构件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别间隔设置有多组中撑杆,中撑杆的两端位置与夹持单元的两端夹持位置内外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7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