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湿集成换热装置以及此装置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6893.9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8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进友 |
主分类号: | F28C1/02 | 分类号: | F28C1/02;F28C1/14;F28F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市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湿 集成 装置 以及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湿集成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上设有多个上下两侧均开口的第一通道,相邻的第一通道之间设置有上下两侧均开口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上侧开口或下侧开口上均布有若干个凹入密封,相邻第一通道上的凹入密封相对应进而在换热器本体上形成贯通槽,其中,凹入密封位于第一通道上侧开口处时,贯通槽上配合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上有阀门且喷淋管与冷却塔进水管相连;凹入密封位于第一通道下侧开口处时,第二通道下侧开口处设有底密封,底密封覆盖除贯通槽之外的第二通道下侧开口且底密封下方还对应有上侧开口的新风通道,本申请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对冷却塔消白烟和冷却的不同侧重,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循环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湿集成换热装置以及此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循环水冷却处理设备,其内的核心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填料块或换热板、管)和喷淋布水系统,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冷却塔的消雾消白烟问题已经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现有技术可知,干式冷却塔内的水流在换热板、管内流动,由于其水流和气流在换热时不接触,所以没有白烟产生,对环境十分友好,但是干式冷却塔的冷却效率较低且换热板、管容易发生锈蚀、结垢、积灰问题,在炎热的夏季不能很好的完成热负荷的冷却,作为对比的湿式冷却塔,其水流喷淋到填料块上,水流与气流直接接触,所以其换热效率较干式冷却塔要高,即使是在夏季也能很好的完成热负荷的冷却,但是冬季时,其水流和气流直接接触换热的模式容易产生大量的白烟,不能很好的满足环保要求,所以,需要一种干湿混合集成的换热装置,以兼顾冷却塔消白烟和热负荷完成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湿集成换热装置以及此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湿集成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上下两侧均开口,相邻的第一通道之间设置有上下两侧均开口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上侧开口或下侧开口上均布有若干个凹入密封,相邻第一通道上的凹入密封相对应进而在所述换热器本体上形成贯通槽,其中,所述凹入密封位于第一通道的上侧开口处时,所述贯通槽上配合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具有阀门且喷淋管与冷却塔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凹入密封位于第一通道的下侧开口处时,所述第二通道的下侧开口处设置有底密封,所述底密封覆盖除贯通槽之外的第二通道下侧开口且底密封下方还对应设置有上侧开口的新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填料片,相邻的填料片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凹入密封为U形或V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左右两侧均开口。
一种干湿集成换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基于上述的干湿集成换热装置,其使用方法包括方法一和方法二,所述方法一适用于所述凹入密封位于第一通道上侧开口处时的干湿集成换热装置,所述方法二适用于所述凹入密封位于第一通道下侧开口处的换热装置;所述方法一包括以下步骤:
(1)应用所述换热器本体局部或全部替换冷却塔的填料层;
(2)将所述喷淋管与冷却塔进水管相连;
(3)优先完成冷却塔热负荷时,关闭所述喷淋管,开启冷却塔原有喷淋布水管;优先消白烟时,关闭冷却塔原有喷淋布水管,开启所述喷淋管;
所述方法二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换热器本体装设在冷却塔原有喷淋布水管的上方;
(2)在塔体上穿设好所述新风通道,新风通道的进口侧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新风通道的上侧开口为出口侧,出口侧的出风进入所述第一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进友,未经王进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