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环有机光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6296.6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李小龙;李猛;张国旭;常胜;杜磊;马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60 | 分类号: | C07D277/60;C07D263/52;C07D413/04;C07D413/14;C07D417/04;C07D417/14;C07F9/6558;C07F9/653;C07F9/6539;C07F7/08;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光电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环有机光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属于化学及发光材料技术领域,该杂环有机光电材料的结构通式为:式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6元‑30元芳族杂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0‑C30的稠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5‑C30螺环中的至少一种;且R1、R2和R3为其各自所在环的任意位置;X为O或S,Y为N或P;m、n和p均为自然数。该杂环有机光电材料以被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作为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使用,能够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发光效率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及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杂环有机光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利用了材料在受到电流激发时的发光性能。作为阴极射线管和液晶显示器的替代品以生产平面可视显示单元,OLED尤其受到关注。包含OLED的器件由于非常紧密的构造和固有的低能耗,他们特别适用于移动应用,例如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照明等,由于具有自发射、响应快、亮度高、柔性可卷曲等优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已在新一代大面积平板显示器和半导体固体照明光源领域中备受瞩目。
自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一次被报道以来,业界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器件效率和稳定性。磷光材料存在很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能同时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使磷光电致发光器件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达到了100%。然而,磷光材料激发态寿命较长,当三线态激子浓度较高时容易形成三线态-三线态湮灭和三线态-极化子间湮灭,使效率严重下降。所以,常常将磷光材料作为客体掺入到主体材料中,以此来降低自浓度淬灭过程。在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hosp horescent OLEDs,Ph OLEDs)中选择合适的主体材料十分重要。例如宽带隙的主体材料会引起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启亮电压的升高,相应可获取高效率。选择合适的主体材料,进而采用主客体掺杂方式来调节光色、亮度与效率,可达到改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性能的目的。一般来说,主体材料必备的特性包括:(1)拥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2)具有较好的载流子迁移率且能与相邻层能级匹配;(3)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成膜稳定性。
目前OLED显示和照明得到了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客户终端对OLED屏体光电要求也不断提升,为了应对这类需求,除了在OLED面板制造工艺上的精益求精,能够满足更高器件指标的OLED材料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开发稳定高效的主体材料,从而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器件发光效率和寿命,将具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杂环有机光电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杂环有机光电材料,其结构通式为式I:
式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6元-30元芳族杂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0-C30的稠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5-C30螺环中的至少一种;且R1、R2和R3为其各自所在环的任意位置;
X为O或S,Y为N或P;m、n和p均为自然数。
优选地,式中,X为O。
优选地,式中,Y为N。
优选地,m为不大于4的自然数。
优选地,n为不大于4的自然数。
优选地,p为不大于5的自然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2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