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型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6025.0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军;李金和;苟金瑞;肖庆峰;张贺;郭鲁成;何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怀柔***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连续 施工工艺 | ||
1.一种T型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导墙施工;
步骤2:连续墙分幅,每幅导墙为“T”型,连续墙隔幅成槽,先施工的槽段为首开段,后施工的槽段为闭合段,首开段施工前,先在连续墙一字段(1)两端旋挖引孔(3),引孔(3)的直径与一字段(1)的宽度相同,其一半位于首开段的一字段(1)内,另一半位于相邻闭合段的一字段(1)内,然后进行首开段和闭合段的施工,首开段和闭合段均采用三抓成槽法,第一抓先抓取T型连续墙腹板段(2)成槽,然后第二抓、第三抓分别抓取腹板段(2)两侧的T型连续墙一字段(1)成槽;
步骤3:钢筋骨架加工及吊装;
步骤4: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每幅槽段分布三根导管,通过导管进行混凝土浇筑;
钢筋骨架包括一字段骨架和腹板段骨架,所述腹板段骨架设置在一字段骨架中部位置,所述一字段骨架包括两排相互平行的水平筋(4)、分别设置在水平筋(4)内侧的纵筋(5)、设置在两排水平筋(4)之间的架立桁架(6)、连接两排纵筋(5)的拉结筋(7)以及设置在一字段(1)骨架一端的封口筋(8)和另一端的H型钢(9);
封口筋(8)的两端分别与两排水平筋(4)焊接固定,且搭接长度不低于10d,d为水平筋(4)的直径,H型钢(9)分别与上下两排水平筋(4)焊接固定,用于止水;
所述腹板段骨架包括外开口箍和内开口箍(17),外开口箍和内开口箍(17)分别包括竖直筋(10)和封口箍(11),所述竖直筋(10)一端穿过一字段骨架并与底部水平筋(4)连接,另一端伸出一字段骨架形成腹板段(2);所述竖直筋(10)的内侧设有腹板腰筋(12),在每个所述外开口箍上于两道竖直筋(10)之间连接有架立筋(13),所述架立筋(13)上安装有腹板主筋(14);
钢筋骨架内部设有构造加强筋(15),所述构造加强筋(15)呈剪叉设置,其一端与竖直筋(10)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水平筋(4)连接;
钢筋加工步骤如下:安装底部水平筋(4)和纵筋(5),再安装顶部纵筋(5)和水平筋(4),完成后依次安装拉结筋(7)和两端的封口箍(11)与H型钢(9);然后安装外开口箍和内开口箍(17)的竖直筋(10),并将竖直筋(10)与底部水平筋(4)焊接固定,在竖直筋(10)和底部水平筋(4)之间连接构造加强筋(15),对竖直筋(10)进行加固固定,绑扎腹板腰筋(12),完成后,逐层安装架立筋(13)和腹板主筋(14),最后安装封口箍(11)闭合;
在绑扎钢筋时,在钢筋骨架内安装注浆管;
注浆:在连续墙成墙2天~3天后开始,注浆流量为30~50L/min,初始注浆量为设计总量的80%,第二次注浆在初始注浆完成3h后进行,注浆流量为15~30L/min,终止注浆条件: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钢筋骨架组装完成后,在竖直筋(10)和水平筋(4)之间连接斜撑(16),斜撑(16)在下放钢筋骨架时拆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导墙施工前,沿着连续墙的轮廓方向施工三轴搅拌桩(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导墙的施工缝处凿毛,并增加钢筋插筋,钢筋插筋的两端分别插入先后浇筑的导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0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