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式双球泵底阀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6000.0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6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天成;张宏伟;王文韬;郭群;舒畅;胡金铜;王春亮;韩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6 | 分类号: | E21B34/06;F04B5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侯晓雅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式双球泵底阀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滑动式双球泵底阀,属于采油工艺技术领域。该滑动式双球泵底阀包括筒体、第一环形球座、第一密封球、柱状活塞、第二环形球座、第二密封球和支撑杆;第一环形球座、第二环形球座和柱状活塞同轴位于筒体内;筒体具有贯穿筒体的侧壁的进出液通道;柱状活塞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过流通道;柱状活塞与筒体的侧壁通过剪钉相连。通过增大筒体内的压力,使剪钉剪断,柱状活塞向下移动,使进出液通道与过流通道连通,与柱状活塞相连的支撑杆从第一环形球座和第二环形球座中抽离,使第一密封球和第二密封球分别将第一环形球座和第二环形球座堵住,不需进行投球,避免了密封球卡在井中的情况,提高了滑动式双球泵底阀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采油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动式双球泵底阀。
背景技术
抽油机井的悬挂泵下方通常要设置泵底阀,以使采油过程中,井内的流体只能从井下向井口流动,但是在开始采油之前,还需要使井口的压力能够作用到泵底阀的下方。
泵底阀的核心结构一般包括密封球和泵底阀主体,泵底阀主体内具有环形球座,泵底阀主体安装在悬挂泵的下方,随悬挂泵一起入井,为了在开始采油之前,井口的压力能够通过泵底阀传递到泵底阀下方,密封球与泵底阀主体需要分离。先井口加压使井下的封隔器坐封,或是触发其他井下工具,之后再投入密封球,即将密封球从井口投入井中,使密封球落入泵底阀主体内的环形球座处。密封球的直径比环形球座的内径大,密封球将环形球座堵住,使得抽油泵向下冲程时,泵底阀上部的流体不能向泵底阀下部流动,使得井口的压力无法继续作用到泵底阀下方,但是在泵底阀下方的压力大于泵底阀上方的压力时,密封球与环形球座分离,使井底的流体能够通过泵底阀流向井口。
相关技术中的这种泵底阀,在投球过程中,密封球可能在到达环形球座之前卡在井中,导致泵底阀的可靠性不足,从而影响油井的开采工作。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式双球泵底阀,能够避免密封球卡在井中,提高泵底阀的可靠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式双球泵底阀,所述滑动式双球泵底阀包括筒体、第一环形球座、第一密封球、柱状活塞、第二环形球座、第二密封球和支撑杆;
所述第一环形球座同轴位于所述筒体内,且所述第一环形球座的外周壁与所述筒体的内壁贴合;
所述筒体的内壁具有内凸缘,所述筒体具有贯穿所述筒体的侧壁的进出液通道,所述进出液通道位于所述内凸缘和所述第一环形球座之间;
所述柱状活塞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连通所述柱状活塞的两端面;
所述柱状活塞同轴位于所述筒体内,所述柱状活塞靠近所述第一环形球座的一端具有外凸缘,所述外凸缘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球座和所述进出液通道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环形球座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凸缘的轴向宽度小于所述过流通道到所述内凸缘靠近所述外凸缘一侧面的最大距离;
所述外凸缘与所述筒体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所述柱状活塞远离所述第一环形球座的一端与所述内凸缘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
所述柱状活塞与所述筒体的侧壁通过剪钉相连;
所述第二环形球座同轴位于所述筒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球座远离所述柱状活塞的一侧;
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柱状活塞靠近所述第一环形球座的一端的端面相连,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第一环形球座和所述第二环形球座,且与所述第一环形球座的内壁、所述第二环形球座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柱状活塞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一环形球座靠近所述柱状活塞一端的端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外凸缘和所述内凸缘之间的间距;
所述第一密封球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球座和所述第二环形球座之间,所述第一密封球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环形球座的内径,所述第二密封球位于所述第二环形球座远离所述第一环形球座一侧,所述第二密封球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环形球座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