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焊接用的快速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5484.7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4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爱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爱君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焊接 快速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水质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焊接用的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加工平台,加工平台上设有有立板,立板上转动安装有多个输送辊,输送辊上传送有铝片,铝片两侧均设有聚流盒,聚流盒的两端均设有L形支撑架,聚流盒固定安装有多个微形雾状喷头,聚流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支撑架上的连接环,连接环通过限位组件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加工平台中部开设有聚气腔,聚气腔的顶部设有多个吹气孔,聚气腔的下端设有柱形腔,加工平台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箱体,箱体内设有风冷组件。本发明通过水冷和风冷相配合的方式,能够对铝片达到均匀受冷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焊接用的快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制造中,铝片作为常见的金属原件通常会被多种加工方式制成我们所需要的成品件,而焊接作为基本的加工方式被广泛应用到铝片拼接技术上,而焊接后的铝片需要立即进行冷却处理,冷却的效果直接影响铝片焊接效果;
然而现有技术下,流水线型的加工方式,导致对单个铝片的冷却时间非常短,而且由于铝片质量比较轻,铝片的背面一般都是贴合在输送辊上,从而导致铝片受冷面积分布不均匀,冷却效率低,导致整个装置的加工效果都不够理想。
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机械焊接用的快速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焊接用的快速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焊接用的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两侧竖直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上转动安装有多个呈线性分布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上缓慢传送有铝片,铝片的上端两侧均设有聚流盒,所述聚流盒的两端均设有一组L形支撑架,聚流盒靠近铝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多个微形雾状喷头,两组L形支撑架固定安装在立板上,聚流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支撑架上的连接环,连接环通过限位组件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加工平台中部开设有聚气腔,聚气腔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吹气孔,聚气腔的下端设有柱形腔,加工平台位于柱形腔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箱体,箱体内设有风冷组件。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内设有风冷组件,风冷组件包括立柱、吹气泵、横板以及往复驱动组件,横板固定设置在矩形空腔的中上端,横板的两端均安装有一组吹气泵,所述吹气泵的出气端可拆卸连接有输气软管,输气软管伸入柱形腔,立柱由往复驱动组件驱动沿着横板进行直线上下往复运动,立柱滑动伸入柱形腔且其顶部开设有柱体槽,柱体槽的下端两侧均开设有一组与输气软管连通的进气孔。
优选的,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凸柱、齿条板、不完全齿轮、导向杆以及弹簧,齿条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一组导向杆,两组导向杆均滑动安装于箱体的侧壁上,且位于齿条板左侧的导向杆贯穿箱体的左侧壁和弹簧并固定连接限位板,不完全齿轮由驱动轴带动旋转并与齿条板相啮合,齿条板上开设有向上倾斜的驱动槽,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驱动槽滑动配合的凸柱。
优选的,位于立板右侧的L形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中心轴,中心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机构连接,中心轴另一端同轴焊接有转盘,转盘上偏心设置有拨杆,聚流盒远离雾状喷头的一端固定焊接有驱动条,驱动条上开设有滑动套设在拨杆上的水平长槽。
优选的,所述L形支撑架内部开设有通槽,通槽内穿槽有进水管,进水管一端通过水泵与水源连接,进水管另一端伸入聚流盒内腔中与雾状喷头连通,连接环上下两端均设有穿槽,穿槽内插设有T形插块, L形支撑架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插块的环型凹槽,插块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活动腔内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两组镜像对称的移动块以及卡块,两组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磁板和第二磁板,第一磁板与第二磁板为同名磁极相对设置,穿槽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卡块一端固定连接移动块,卡块另一端设置呈圆弧状并插设在定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爱君,未经周爱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5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