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授权方法、装置、授权平台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54618.3 | 申请日: | 2021-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3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谷国良;侯荔;欧阳艳玲;钱力文;李彦妮;刘书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鹏元征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62;G06F21/6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朱阳波 |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授权 方法 装置 平台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授权方法、装置、授权平台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信息,并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身份校验,得到身份校验结果;根据所述身份校验结果,进行人脸识别,得到人脸识别结果;根据所述人脸识别结果,进行电子签名认证,颁发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并签署有效的授权电子协议;根据所述人脸识别结果和电子签名结果进行数据授权,得到授权结果,并将所述授权结果发送至访问终端。本发明结合身份校验以及人脸识别,并在数据授权的基础上,也解决了征信行业、大数据行业、金融风控等领域的数据查询授权问题,同时还可以为后续可能发生的业务纠纷提供证据链进行举证,提高数据交易各方业务合规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授权、装置、授权平台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征信数据查询及获取的相关法规要求越来越严,互联网端个人身份认证及数据查询授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现有的线上身份认证技术虽然已逐步达到规模化运用,但只是单纯对用户信息进行简单核验,核验的有效性、及时性、完整性得不到有效保证。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在线授权工具,目前B端机构查询个人数据时没有行之有效的线上实时授权方式,且目前依赖线下签署书面协议的授权查询模式严格来讲是存在合规漏洞的,个人信息数据应用与身份认证系统之间存在断层现象,导致用户对自身敏感信息的流转及使用并不知情,且存在非本人操作的隐患,数据盗用冒用成本低,个人数据在本人未知的情况下被查询使用的风险高,最终造成用户敏感信息泄露、身份被盗用等纠纷。
目前,部分涉及个人信息且有较高安全意识的企业有意接入可应用的身份认证系统和电子认证系统,然而现有的各个身份认证系统之间都是相互隔离的,这就可能导致用户在不同的系统之间需要进行多次重复的认证操作,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授权、装置、授权平台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身份认证系统之间都是相互隔离的,这就可能导致用户在不同的系统之间需要进行多次重复的认证操作,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授权,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信息,并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身份校验,得到身份校验结果;
根据所述身份校验结果,进行人脸识别,得到人脸识别结果;
根据所述人脸识别结果,进行电子签名认证,颁发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并签署有效的授权电子协议;
根据所述人脸识别结果和电子签名结果,进行数据授权,得到授权结果,并将所述授权结果发送至访问终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信息,并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身份校验,得到身份校验结果,包括:
启动授权流程,并获取所述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身份信息以及手机号信息;
对所述用户姓名、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手机号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得到身份校验结果;
对所述用户姓名、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人脸识别结果,颁发有效电子签名认证证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授权流程包括:
通过扫码、短信以及接口对接的方式启动授权流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用户信息,并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身份校验,得到身份校验结果,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鹏元征信有限公司,未经鹏元征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4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确定知识点学习达标测试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衣物分拣系统、方法及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