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车辆动态人机交互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4287.3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7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生;陈志坤;黄雄栋;黄常军;李亮;余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40/08 | 分类号: | B60W40/08;B60W50/14;B60R16/03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2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车辆 动态 人机交互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辆动态人机交互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身份识别模块;本地存储模块;多种数据采集模块;动态交互计算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在车辆启动时,根据驾驶员身份信息,从本地存储模块载入该驾驶员相关的设置参数和优化参数;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提取针对每个交互过程所需的数据进行归集形成数据集;将所述数据集与预先设置的每个交互的影响因子参数结合,计算获得每个交互过程的优化调整参数;车辆执行单元,用于根据优化调整参数获取参数调整模板,进行动态调整交互设置;和交互提醒单元,用于人机交互提醒。本发明能广泛结合内外部环境,以优化驾驶员与车辆的人机交互,达到舒适、节能、安全、便捷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车辆动态人机交互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车辆上的电子机械设备越来越多,需要跟驾驶员交互的系统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人机交互系统,出厂后一般都比较固化,虽然驾驶员通过一些配置接口可以更改一些交互的参数,但交互调节过程往往都比较麻烦,而且都无法及时跟路况、天气信息、车况等结合做动态调节,交互的友好性及智能性有待提高。
如在配置前向防撞预警系统时,法规允许系统有比较宽泛的危险提醒范围。出厂默认的系统参数,对于一些比较激进的驾驶员,跟车距离会比较短,他们会觉得报警过于灵敏,有频繁报警的问题;而对于一些比较保守的驾驶员,又会觉得系统好像都不起作用,很少报警。同样的一套系统及配置参数,相同的驾驶员,在天气、驾驶心态不一样的情况下,对报警灵敏度的感受又会有不同。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车辆动态人机交互系统和方法,能广泛结合诸如驾驶员状况、路况、车况、天气等内外部环境,以优化人与车辆的人机交互,达到舒适、节能、安全、便捷等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辆动态人机交互系统,包括: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驾驶员身份信息;
本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与所述驾驶员身份信息关联的设置参数和优化参数;
多种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提取人机交互过程所需的数据;
动态交互计算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在车辆启动时,根据驾驶员身份信息,载入该驾驶员相关的设置参数和优化参数;通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提取针对每个交互过程所需的数据进行归集形成数据集;将所述数据集与预先设置的每个交互的影响因子参数结合,计算获得每个交互过程的优化调整参数;
车辆执行单元,用于根据优化调整参数获取参数调整模板,进行动态调整交互设置;
和交互提醒单元,用于在人机交互过程中进行人机交互提醒。
技术效果:
本系统通过动态交互计算处理模块进行驾驶员的驾驶过程中的人机交互过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持续优化该驾驶员与车辆的人机交互参数,提高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及智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至少包括:
车载终端通信处理模块,用于接入管理中心,接收管理中心下发的管理数据;及接入车联网,获取基于电子地图的实时路况数据;
车辆控制系统,用于整车控制并生成实时驾驶数据;
车载路况监测系统,用于获取实时路况数据;
和驾驶员监控模块,用于获取驾驶员状态信息。
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4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接收组件
- 下一篇:一种文本分类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