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灾害场景立体构建与埋压人员分布感知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53384.0 | 申请日: | 2021-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林灵;朱江;汪萍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W4/029;H04W4/80;G08B21/10;G08B25/10;G06F16/29;G06Q50/26;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十蕙一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1 | 代理人: | 刘秋兰 |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灾害 场景 立体 构建 人员 分布 感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灾害场景立体构建与埋压人员分布感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对灾害场景中埋压人员数据及场景数据进行采集;场景建模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的所述埋压人员数据及场景数据对灾后场景进行分层建模;多模智能终端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场景建模系统的模型数据及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及展示,生成调度方案。本发明针对灾害场景下的人员救援设计了一种灾害场景立体构建与埋压人员分布感知系统,以立体分层技术为手段,应用人体生命体征感知技术等技术,极大的保障了灾后埋压人员的抢救精准性和及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灾害场景立体构建与埋压人员分布感知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是地震等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当灾害发生后,房屋坍塌,抢救埋压人员成为首要任务。当前的灾后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大多是以相对封闭的任务模块封存,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匹配应急预案中相关内容生成处置建议,其结果相对单一固定,缺少对灾害场景差异的考虑,无法随着灾情变化而动态调整。因此实效性、科学性相对较差,不能全方位掌握灾后从深层致表层的整体状况,主要依赖专家经验进行修正调整,无法快速高效的对废墟进行搜救,浪费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灾害场景立体构建与埋压人员分布感知系统研究,在复杂的灾害场景中最大限度的保证灾后人员抢救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灾害场景立体构建与埋压人员分布感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对灾害场景中埋压人员数据及场景数据进行采集;
场景建模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的所述埋压人员数据及场景数据对灾后场景进行分层建模;
多模智能终端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场景建模系统的模型数据及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及展示,生成调度方案。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余灾监控模块:用于预防后续灾害的发生,并对预警信息进行收集、发布、共享与互通;
所述余灾监控模块还包括传感器单元、中央控制单元、监控中心、报警单元;
所述传感器单元通过数据线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连接,并将监控到的后续灾害数据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将数据以数据库形式保存并进行自我诊断生成报表,识别报表中传感器失效信号、异常信号等故障信息,自动地将故障信息上传至所述多模智能终端系统,并激活报警单元。
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无线通讯基站与所述多模智能终端系统通信连接,将收集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给所述多模智能终端系统;所述多模智能终端系统对数据进行存储和预处理后对数据进行解码并重新编码,被重新编码后的数据被存储在服务器内,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匹配,匹配后的数据分别组成新的数据组;
所述场景建模系统通过无线通讯基站与所述多模智能终端系统通信连接,通过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所述新的数据组,对灾害场景进行建模。
优选地,还包括卫星遥感地图模块,用于通过调动遥感卫星来获取灾害地区的实时卫星遥感地图;同时用于结合所述场景建模系统,将虚拟的场景模型与所述卫星遥感地图相结合,进行灾后真实场景的分层展示。
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
表层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灾害场景表层的障碍物、埋压人员数据;
浅层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灾害场景浅层的障碍物、埋压人员数据;
深层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灾害场景深层的障碍物、埋压人员数据。
优选地,所述表层数据采集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未经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3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