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渠道边坡修复的水下蓬式围堰及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53087.6 | 申请日: | 2021-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贾广焕;马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龙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1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渠道 修复 水下 围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渠道边坡修复的水下蓬式围堰及修复方法。所述用于渠道边坡修复的水下蓬式围堰及修复方法包括蓬式围堰本体;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蓬式围堰本体内,所述底座位于所述蓬式围堰本体的底部;构架,所述构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多个电动绞盘,多个所述电动绞盘均设置在所述构架的顶部;多个导轮,多个所述导轮均设置在所述构架的一侧;多根缆绳,多根所述缆绳分别缠绕在多个所述电动绞盘上,多根所述缆绳分别和多个所述导轮相对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渠道边坡修复的水下蓬式围堰及修复方法具有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及时起吊、保证操作人员安全、且能够根据水位进行及时排水、避免水泵空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水渠道边坡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渠道边坡修复的水下蓬式围堰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铺设在大型输水渠道总干渠(如设计水深高达7m的南水北调总干渠)坡面上的工程衬砌板较薄,且位于衬砌板下层的是变形量相对较大的保温板,因此,在运行一定时间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边坡损坏需要修复的情况。对于这些单线运行的总干渠,其不仅不具备停水检修的条件,而且,在运行中对水面线和过水断面有严格的要求。现有围堰修复施工技术,仅仅适合于止水压头小于2m的浅水渠道的不停水修复,若将其用于上述大型输水渠道总干渠的修复,还存在以下未解决的技术难题:1)深挖方渠段施工现场场地狭窄,不具备大规模进行围堰现场加工和现场吊装的条件;2)现有围堰多为整体焊接结构,不能根据边坡破损面积、渠道边坡比等及时调整围堰的尺寸、结构,同时具有过水断面较大、对渠道输水能影响较大的缺陷;3)当待修复边坡面积较大时,围堰体积增加、重量增大,现场加工误差大、精度低、安装时难以进行调整、定位,总体施工时间长;4)安装和使用现有围堰的施工设备时,容易破坏非维修区域的边坡结构;5)在高水头作用下,现有围堰的上部荷载作用到边坡基地的压力较大,容易对底部衬砌板结构形成破坏;6)由于边坡衬砌板的破损面出现在不同区域,且不同区域的破损程度也不完全相同,造成边坡凸凹不平,使现有围堰的支撑不能对面板进行良好的支撑,造成面板不能牢固结合,且容易对面板止水作用造成破坏;7)现有围堰的止水结构不能满足高水头压力的要求,容易出现围堰漏水的情况,增加施工困难,影响水下施工质量。
经检索,申请号为201910882616.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蓬式围堰进行渠道边坡不停水修复的施工方法,先检查渠道边坡需要修复的区域,确定围堰主体尺寸后,在边坡上第一边支撑、第二边支撑和堵头桁架所在的位置铺设苫布,同时,安装包括水上施工平台在内的起吊设备;其次,在渠道岸边将堵头桁架与第一边支撑、第二边支撑、中支撑和主梁沿垂直于水流方向逐段拼装相连,并安装面板单元和浮箱,同时连接起吊设备将每一段拼接完成的围堰主体逐段吊装下水就位;最后,围堰主体整体安装就位后,通过潜水泵将围堰维修区域内的水全部排出,然后通过调整中支撑的位置,交替对围堰维修区域内的不同位置处的衬砌板进行修复,完成施工。虽然采用模块化设计,现场拼装难度低、拼装时间短。
然而在使用中由于水压较大,其可能产生漏水的情况,由于其没有设置吊装装置,一旦发生漏水在水压的压迫下人们难以第一时间逃生,较为危险,同时池底也不断进行溢水,仅靠本身的潜水泵,如果抽水水泵长时间保持空抽,容易导致水泵损坏,其原因在于难以及时根据水位进行排水。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渠道边坡修复的水下蓬式围堰及修复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及时起吊、保证操作人员安全、且能够根据水位进行及时排水、避免水泵空转的用于渠道边坡修复的水下蓬式围堰及修复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龙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龙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3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