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桥梁检测安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2064.3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泽锐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数据 桥梁 检测 安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桥梁检测安全系统,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装置主体、底盘;遥控检测装置至需检测的市政道路路面;用图像采集获取装置主体四周的图像;前向监测装置用于实时获取装置前方路况;遥感式路面检测、路面状况检测装置,用于监测装置前后路面的情况及路面温度;裂缝综合测试仪及路面激光检测装置;将上步所获的数据实时传输至远程指挥中心。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集合声波无损检测、激光检测、图像检测三者结合的方式,综合检测路面的情况,并实时获取用于监测路面的裂缝、平整度、路面混凝土厚度、路面标线油漆厚度等情况;大大提高路面检测的效率。为检测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路面检测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桥梁检测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路面无破损检测是指无须损伤路面就能测量和检验诸如厚度、钢筋位置、内部缺陷,以及某些物理力学参数的测试方法。一般是用声学和电学原理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并借助电子仪器进行。例如,利用微波或声波通过选择频率达到所需深度,再根据介电常数或声速在不同层次材料中的差异测量路面的密度、强度和厚度等。优点是:对路面无破坏作用;检测速度快(几乎是瞬间);可随时、重复检验。然而目前路面无破损检测检测方式较为繁琐不够集成,检测效率较低,且需要工作人员亲历检测,大大提高了人员成本,路面上的损坏不仅现象错综复杂,而且原因也很复杂,还没有普遍适用性的自动化的测量仪器可以使用。通常采用的目测调查方式费时费人,数据的可比性和重复性都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桥梁检测安全系统,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装置主体、底盘;遥控检测装置至需检测的市政道路路面;用图像采集获取装置主体四周的图像;前向监测装置用于实时获取装置前方路况;遥感式路面检测、路面状况检测装置,用于监测装置前后路面的情况及路面温度;裂缝综合测试仪及路面激光检测装置;将上步所获的数据实时传输至远程指挥中心。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集合声波无损检测、激光检测、图像检测三者结合的方式,综合检测路面的情况,并实时获取用于监测路面的裂缝、平整度、路面混凝土厚度、路面标线油漆厚度等情况;大大提高路面检测的效率。为检测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路面检测方案。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多项检测指标集成化;
(2)提高检测效率;
(3)远程控制检测。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桥梁检测安全系统,包括装置主体、底盘,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补光灯、前挡风玻璃、前向监测装置、天线支架、天线、警示灯、侧向玻璃、车轮、侧向补光灯条、侧向图像采集装置、前向图像采集装置、裂缝综合测试仪、检测支架、遥感式路面检测、多光谱摄像头、红外传感摄像头、防护罩、路面状况检测装置、路面状况检测头、检测装置支架、检测天线、后侧装置门、门把手、后向装置灯、后向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底盘包括:路面激光检测装置、冲击回波厚度测试仪、标线检测装置、垂向激光检测口、侧向激光检测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装置主体前侧上部安装有前挡风玻璃;所述装置主体前侧下部装有前向图像采集装置、裂缝综合测试仪、检测支架、补光灯;所述检测支架安装有遥感式路面检测;所述遥感式路面检测上设有多光谱摄像头、红外传感摄像头、防护罩。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装置主体两侧上部设有侧向玻璃;所述装置主体两侧下部设有侧向补光灯条、侧向图像采集装置、路面状况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泽锐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泽锐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20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