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原理采用生态植被修复盐碱地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1643.6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0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胡靖华;黄宝强;林毅勇;蔡志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海绵 城市 原理 采用 生态 植被 修复 盐碱地 技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原理采用生态植被修复盐碱地技术,涉及土地修复技术领域。该基于海绵城市原理采用生态植被修复盐碱地技术,包括以下具施工步骤:S1.预处理:根据待修复盐碱地的环境进行土地的预处理,首先在土地的表面铺洒干枯植物,然后利用耕犁对土地进行翻耕,将下层土质反转使表面,并使干枯植物混合在土壤中;S2.水洗系统:在盐碱地的边缘处处开挖储水槽,待储水槽挖掘完成之后,再开挖排水沟;S3.初洗处理;S4.检测;S5.二洗处理;S6.填平处理;S7.植被种植。通过多种方式对土地进行改善,能够大大最大限度的提升土地的活性,同时有效降低土地中的含盐量,不仅修复效果理想,并且效率也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地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原理采用生态植被修复盐碱地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在的土地资源已经越来越珍贵,在土地资源中有许多地区是由于含盐量高而不适合植被的生长,这一类土地被称之为盐碱地,在盐碱地进行植被种植时,由于其存活率比较低,因此这些土地一直处于待开发的状态被闲置着,进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对于现在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解决盐碱地的问题一直是迫切的事情,就目前而言,现在盐碱地的治理中所采取的改良方式往往不够理想,改良的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一种生态植被修复盐碱地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原理采用生态植被修复盐碱地技术,解决了现在在进行盐碱地修复时采取的改良技术存在着效果不佳,治理的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原理采用生态植被修复盐碱地技术,包括以下具施工步骤:
S1.预处理:根据待修复盐碱地的环境进行土地的预处理,首先在土地的表面铺洒干枯植物,然后利用耕犁对土地进行翻耕,将下层土质反转使表面,并使干枯植物混合在土壤中;
S2.水洗系统:在盐碱地的边缘处处开挖储水槽,待储水槽挖掘完成之后,再开挖排水沟,之后在排水沟与储水槽之间架设管路,并建立驱水泵;
S3.初洗处理:从外界引入自来水,自来水由排水沟的端部引入,实现初洗的目的,之后自来水从排水沟的末端流入至储水槽的内部进行收集;
S4.检测:待初洗完成之后对储水槽内部收集的液体进行PH检测,然后向液体的内部投入中和剂,调节液体的PH为4.5-6,然后得到中和溶液;
S5.二洗处理:待土地干燥之后,利用布设的驱水泵将储水槽内部的中和溶剂抽入,然后通过架设的管道输送至排水沟的内部对土地进行二洗处理,待土地完全浸湿之后,停止驱水泵;
S6.填平处理:经过二洗处理后1~2天,将排水沟填平,然后利用围栏将修复区域围起,并在围栏的内部饲养家禽;
S7.植被种植:移除围栏内部饲养的家禽,然后在围栏的内部植树造林,并利用三角支架对木苗进行捆绑固定,并且还可以利用储水槽存储液体对木苗进行浇灌
优选的,所述S2中的排水沟呈“Z”型结构布设,且排水沟的深度为10-15厘米,排水沟的竖向沟渠距离为50-70厘米,并且排水沟的末端与储水槽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S4中的中和剂为硫酸或者盐酸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S6中的家禽包括鸡、鸭、鹅,且饲养的时间不低于1个月。
优选的,所述S7中的苗木为侧伯、杨树、梭梭、沙枣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原理采用生态植被修复盐碱地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1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