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在减量增效控草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1379.6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6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春;娄远来;徐蓬;陈俊敏;付朝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43/54;A01N25/04;A01P13/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耿鹏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草剂 组合 及其 增效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该除草剂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的质量比为1:5‑5:1,与农药上允许的助剂和/或填料配制成相应的剂型,用于防除水花生。本发明的组合物在上述配比范围内对防除水花生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用量少,成本低,且一次用药对水花生的地上部分鲜重综合防效达95%以上,对地下根茎的再生防效达60%以上,基本控制了水花生全年危害。应用含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一次用药基本控制了水花生全年危害,比常规化除配方三次用药防控方案减少了2次化除,除草剂减量70%以上,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推动了水花生的可持续治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除水花生的含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在减量增效防控水花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花生(又名空心莲子草)是一种外来入侵性杂草,一旦侵入适生区,扩展蔓延速度极快,可在短时间内侵占水域和湿地,形成大面积的单一植物群落,引发生态灾难。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水花生侵占河道、池塘、鱼塘、湖泊、农田,对航运、灌溉、水产养殖、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等构成威胁,对农村人居环境和水生态环境影响尤为严重。现阶段,人工或机械打捞、喷施除草剂是防控水花生的主要方法。但是,人工或机械打捞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打捞不彻底,植物残体可快速蔓延形成再泛滥,劳民伤财;常规化除药剂仅对水花生地上部分有效,难以抑制其地下(或水下)根茎再生,一般每年3-4次化除仍难以控制其全年危害,成本高、环境生态风险大、治标不治本,防控压力逐年增加。开发高效、安全、低毒、经济、安全、一次用药基本控制水花生全年危害的除草剂组合物对水花生的可持续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氯吡啶酸,化学名称:3,6-二氯吡啶-2-羧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激素。施药后,它被植物叶片或根部吸收,在植物体中上下移动并迅速传导到整个植株。低浓度的二氯吡啶酸能够刺激植物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和无序生长,破坏管束;高浓度二氯吡啶酸则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和生长。可防除刺儿菜、稻槎菜、大巢菜等阔叶杂草。
苯嘧磺草胺,化学名称:N’-[2-氯-4-氟-5-[1,2,3,6-四氢-3-甲基-2,6-二氧代-4-(三氟甲基)嘧啶-1-基]苯甲酰基]-N-异丙基-N-甲基磺酰胺,为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通过叶和根部吸收,在质外体内运输,通过脂肪的过氧化反应破坏细胞膜,导致细胞渗漏、组织坏死,植株死亡。可防除苘麻、铁苋菜、线束、豚草、鬼针草、藜、荠菜、播娘蒿、牵牛、田菁、龙葵、猪殃殃、苍耳等多种阔叶杂草。
到目前为止,没有对于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进行复配的报道,更没有将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的复配组合物用于防除水花生的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对水花生防控效果较差、次数多、治标不治本,难以有效抑制水花生蔓延危害及其再生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经深入研究证明,将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经过合适的复配后,能够获得明显增效的除草剂组合物,能够一次用药控制水花生的全年危害,利于水花生的可持续治理。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其活性成分为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其中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的质量比为1:50-50:1,优选1:20-20:1,更优选1:10-10:1,最优选1:5-5:1。
所述的含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所述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的质量之和占除草剂组合总重量的百分比为1~90%。
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以二氯吡啶酸和苯嘧磺草胺为活性成分,与农药上允许的助剂和/或填料配制成相应的剂型。
一种除草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各组分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13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