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拦漂浮桥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51274.0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王恒;王建雄;夏栋梁;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能涪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5/14 | 分类号: | E01D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叶明博 |
| 地址: | 62255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拦漂浮桥,包括浮桥、第一绞轮至第四绞轮、第一锚柱至第六锚柱;沿着水流向,在防护堤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锚柱、第一绞轮、第六锚柱、第五锚柱、第三绞轮、第三锚柱、第四锚柱、第四绞轮,在导流堤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锚柱、第二绞轮;本申请通过多个绞轮、多个锚柱在不同时间点通过连接绳与浮桥的连接,以及对浮桥的移动方法实现了对浮桥在汛期超限洪水到来之前的收回,实现拆除浮桥移至安全位置避洪的功能,且浮桥的收回较为便捷,需要耗费的人力较小;通过头部滑道装置和浮桥两端的软性连接绳,在防波护堤、导流堤作用下,实现浮桥整体的浮动式设计,且该方法简单可靠,经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拦漂浮桥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很多水电站未考虑设置进水口拦漂设施,特别是一些处于大江边上的水电站来草量很大,在汛期经常出现机组进水口拦污栅前杂草堆积现象,严重时堆积的漂浮物造成拦污栅形成2m以上栅差,电站装设的清污机根本来不及清除,严重影响水电站发电,特别严重的,某些电站的机组在淤积严重时只能带60%负荷甚至更低,并且,经常出现在来水流量适合电站全部机组满发时却不得不停机捞草的情况,极大限制了电站丰水期发电能力,对电站的发电量造成不小的损失。
少数有设计拦漂设施的水电站,因为拦漂设施没有较强的防洪设计,没有设计避洪系统或者避洪系统设计的较差,经常出现在汛期出现超限洪水时拦漂设施被冲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问题;或者拦漂设施的避洪系统较为繁琐,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
还有少数有设计拦漂设施的水电站,因为拦漂设施没有浮动式设计或浮动式设计不合理,拦漂设施不能正常随水位升降,拦漂设施在洪水期之外的正常发电期间不能正常随水位升降或浮动,使拦漂设施两端固定装置受力过大或疲劳破坏,造成浮桥损坏,不能正常发挥拦漂功能。
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既可以阻挡漂浮物又可以适应电站发电时水位变化还具备较强的避洪系统的拦漂浮桥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拦漂浮桥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拦漂浮桥,安装在防波护提和导流提之间,包括:
浮桥;
第一绞轮;
第二绞轮;
第三绞轮;
第四绞轮;
第一锚柱;
第二锚柱;
第三锚柱;
第四锚柱;
第五锚柱;
第六锚柱;
沿着水流向,在防波护堤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锚柱、第一绞轮、第六锚柱、第五锚柱、第三绞轮、第三锚柱、第四锚柱、第四绞轮,在导流堤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锚柱、第二绞轮;
其中,在浮桥拦漂时,浮桥的第一端通过连接绳绕过第六锚柱后与第一锚柱连接,浮桥第一端还通过连接绳与第五锚柱连接;浮桥的第二端一部分伸出导流堤置于主河道内,浮桥的第二端通过连接绳与第二锚柱连接;浮桥的第一端与防波护堤接触并上下自由滑动,浮桥的第二端与导流堤贴紧并上下自由滑动;浮桥第一端、第二端、防波护堤、导流堤与浮桥两端的软性连接钢丝绳一起实现浮桥的浮动式设计。
在浮桥收回第一步时,浮桥的第一端通过连接绳绕过第六锚柱后与第一绞轮连接,浮桥的第一端通过连接绳与第三绞轮连接,浮桥的第二端通过连接绳与第二绞轮连接;解开浮桥的第二端与第二锚柱的连接绳;通过第一绞轮拉动浮桥朝向水流来的方向移动,浮桥的第二端脱离与导流堤的贴紧状态进入到水电站进水口前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能涪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华能涪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1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挤出SPC地板应用环保钙锌稳定剂
- 下一篇:智能电动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