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可逆热致变色功能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0447.7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燕;马敏;魏俊基;许培俊;宋家乐;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23/12;C08L27/06;C08L9/00;C08K5/21;C08J5/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逆 变色 功能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不可逆热致变色功能塑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其包含如下组分:
塑料 70.0-99.9%
纳米级非晶丁二炔类材料 0.1-30%
稳定剂 0-10%;
所述纳米级非晶丁二炔类材料为式I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式I中,A1为O或S原子;R1为碳原子数为1~30的直链烷烃或支链烷烃,碳原子数为1~30的直链烷烃或支链烷烃的醚、硫醚或胺类衍生物,碳原子数为3~9的环烃,或者碳原子数为3~9的环烃的醚、硫醚或胺类衍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热致变色功能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非晶丁二炔类材料的粒径为20~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热致变色功能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非晶丁二炔类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非晶丁二炔类材料通过研磨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热致变色功能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非晶丁二炔类材料为式A、式B和式C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热致变色功能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为工程塑料或塑料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热致变色功能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二苯酮衍生物、水杨酸衍生物、1,3,5-三嗪衍生物、胺基镍盐衍生物或氨基镍盐衍生物。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热致变色功能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塑料、纳米级非晶丁二炔类材料在添加或不添加稳定剂的条件下混合均匀;
2)按照工程塑料或者塑料薄膜的制备工艺进行制作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04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