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管支撑结构、管道内壁修复装置及管道内壁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50115.9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伦;朱明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兴辉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165 | 分类号: | F16L55/165;F16L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杨洪婷 |
| 地址: | 6104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支撑 结构 管道 内壁 修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软管支撑结构、管道内壁修复装置及管道内壁修复方法,包括主轴及沿主轴径向延伸的多条支臂,每条支臂的末端均设置有支撑头,主轴为中空结构,支臂包括均呈筒状的第一段臂和第二段臂,第一段臂第一端与主轴贯通连接,第二段臂第一端密封滑动插设于第一段臂第二端内,第二段臂第二端与支撑头固定连接,主轴连接充气管道,支撑头包括支撑板、胀片和胀片安装板,支撑板为中空结构,支撑板内侧与第二段臂贯通连接,支撑板外侧开有通气孔,胀片安装板设有若干个与通气孔位置相对的安装板孔,胀片被压合至支撑板外侧,安装板孔内胀片能够被充胀呈气囊状。本发明能够在支撑软管的同时实现管道修复,且能够避免修复过程中产生卡滞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管支撑结构、管道内壁修复装置及管道内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市政管道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工程之一,其中排水管道主要用于及时收集和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以保证城市的环境卫生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排水管道一般采用混凝土、金属或塑料制成,由于受到内部污水侵蚀或动物啃咬,运行一段时间后,管道内壁表面可能发生结构剥离,使得管道壁变薄甚至局部塌陷,造成管道堵塞、漏水现象,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定期或按需对排水管道进行检查,当发现存在缺陷时及时进行检修。其它市政管道,例如给水管道、燃气管道、热力管道等,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内壁也或多或少会产生损耗。
由于城市地面上通常存在较多构筑物,一般采用非开挖技术来修复市政管道从而避免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紫外光固化CIPP修复技术是目前常用的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其原理是先将浸透树脂的软管通过吹胀的方式使软管与待修复管道内壁紧密贴合,然后利用软管内树脂遇紫外固化的特性,将紫外灯放入充气的软管内使软管固化,紧贴待修复管道内壁,形成一层坚硬的“管中管”结构,从而使已发生破损或失去输送功能的地下管道在原位得到修复。该方法中,将紫外线灯放入软管时必须操作迅速,否则软管容易塌陷导致紫外线灯无法放入,对工人的操作经验要求很高。
申请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其能够适用于受损管道内壁修复时的软管支撑工作。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内壁修复装置,支撑软管与固化软管同时进行,施工过程流畅无卡滞,施工效率高。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内壁修复方法,操作方便,节省人力。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软管支撑结构,包括主轴及沿主轴径向延伸的多条支臂,每条支臂的末端均设置有支撑头,支臂沿主轴的轴向分为两组,每组支臂沿主轴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两组支臂的分布位置相互错开;主轴为中空结构,支臂包括均呈筒状的第一段臂和第二段臂,第一段臂第一端与主轴贯通连接,第二段臂第一端密封滑动插设于第一段臂第二端内,第二段臂第二端与支撑头固定连接,主轴连接充气管道。
支撑头包括支撑板、胀片和胀片安装板,支撑板为中空结构,支撑板内侧与第二段臂贯通连接,支撑板外侧开有通气孔,胀片安装板设有若干个与通气孔位置相对的安装板孔,胀片被胀片安装板紧密封压合至支撑板外侧,使得安装板孔内胀片能够被充胀呈气囊状。
进一步地,支撑头呈与管道内壁曲率匹配的圆弧状,每组支臂的数量为4个,每个支撑头的弧长介于软管周长的1/8至1/4。
进一步地,胀片安装板包括能够围合呈框形的四条角板,角板呈L形,角板一端与支撑板侧面密封贴合,角板另一端将胀片边缘压至与支撑板密封贴合,较长的一对角板之间连接硬质的压条,压条将其下部的胀片压至与支撑板密封贴合,角板与压条之间、压条与压条之间形成安装板孔。
一种管道内壁修复装置,包括前述软管支撑结构,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软管加热结构。
进一步地,软管加热结构包括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外侧安装有火焰枪或电热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兴辉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兴辉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0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状态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碟豆花红豆薏米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